盐碱滩上书写城市梦想
10年,多天。
相对地形地貌形成、城市人口聚集的时间来说,10年是短暂的。经过数千年的海水侵蚀,数百年的河水冲积,数十年的污水汇集,10年前,在渤海湾蓟运河口有了一片不毛之地。
但在短短的10年间,这里发生了巨变。
这片土地,从盐碱荒滩,变成了生态城市。
这,就是中新天津生态城。
年11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签署在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确定在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共同建设一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体现“三和”和“三能”——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年9月28日,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工。
建设未始,规划先行,由中新两国余名专家组成的规划团队提出,两国政府确立生态城指标体系,涵盖了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三个方面22条控制性指标和区域协调融合4条引导性指标,在世界上首次完整地量化诠释了生态城市。当时,每一项指标都显得那么遥远,但是,10年后,这些生态、健康、环保的指标逐步得以实现。目前汇聚中新两国团队力量编制指标体系2.0升级版。
从第一棵树的种植,到完成近0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从第一栋绿色建筑综合服务中心的投入使用,到近期智慧大厦和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落成,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累计建成近万栋房屋;从污染严重的营城污水库到水质清澈、波光粼粼的静湖,从淡水奇缺到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近%、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一座美丽的城市展现在居民面前,浸透了规划、建设、管理者们的智慧、心血与汗水。
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新天津生态城,对开发建设提出殷切期望: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现在,生态城住宅节能率达75%,公共建筑节能率达65%,绿色覆盖率达50%,本地适生植物比率达70%,规划人行步道和小区绿道公里,其密度远大于机动车道密度。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每天人均垃圾不超过0.8公斤。
在生态城第一社区服务中心,从新加坡培训归来的社工副站长王灿介绍,借鉴新加坡“邻里单元”模式,生态城按照“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的三级居住模式,已建设3个社区中心,形成了米半径便捷生活圈,居民步行约15分钟,能在就近的社区中心买菜、看病、娱乐、办事。
中新生态城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经济技术合作的生态新城,十年树木,十年奋斗,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一种典范,其运营模式、治理方案、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被广泛推广,这是一座希望之城,也是一座未来之城。
希望之城未来之城
逐梦
走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街头,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蓝天白云,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溪水潺潺,建筑物点缀其间,错落有致,没有水泥森林的紧密感和压迫感。目前,在生态城就业、居住的人口已达10万。
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的孙晓峰就是首批拓荒者之一。10年前,他从天津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获得了在中新生态城管委会实习的机会,得以结识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顶尖的专家,这样的平台和机遇一般是很难遇到的。他也意识到,在资源贫瘠的土地上建设一座现代城市,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和光荣的使命。
虽然此前已签约了一家天津市内的设计院,但孙晓峰不想放弃建设一座新城的机会和梦想。他前思后想,毅然放弃了难得的设计院工作,选择到一片空白的中新生态城当一名拓荒者。
为了建设一座人与人、人与经济、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城市,中新两国规划专家共同编制了一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例如,人均公共绿地不小于每人12平方米,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每年不低于天,水喉水达标率%,噪声控制达标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
孙晓峰还记得生态城第一座绿色建筑综合服务中心落成时的情形,年,仅用6个月就竣工了。当他进入其中,感觉空气特别清新,温度也格外舒适,建筑完全按照绿色节能的标准建造,节能设备、新风系统、雨水收集设施、屋顶光伏等,令他耳目一新。
10年中,建设局从8人扩容到55人,加入生态城的建设者越来越多。建设局承担着生态城的规划、建设、土地、房管等多项服务职能。孙晓峰和他的同事们见证了从第一栋大楼到近万栋房屋的竣工,也见证了自第一棵树的种植到现在近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的完成。走在生态城的街头,看到自己亲自参与建设的城市绿意盎然,孙晓峰非常激动和自豪。
刘文闯也是首批加入生态城建设的创业者之一。年1月9日,生态城管委会宣布成立,23日刘文闯就到岗了。刚成立的生态城管委会在泰达中心酒店临时办公,他所在的建设局规划科一班人几乎天天熬夜,“一天清晨,我和同事正在26楼埋头办理审批文件,抬眼从窗户望去,红彤彤的太阳正从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来,天空泛起了鱼肚白,慢慢地太阳升起来了……”
那时,窗外的生态城还只是一场梦,那一幕在后来的10年中常浮现在刘文闯的脑海。跟着他的讲述,时间被拉回到年。加班一宿的他们洗把脸,床都没沾就迎来了新一天的工作。正是这一个个满怀热情的建设者,在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让城市的梦想在土地上一天天书写成现实。
年起的五六年里,“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是刘文闯带领的生态城建设局规划科的写照。年8月,刘文闯因工作调动来到安监局,组织大家提出了不少创新性做法:市级安全体验馆正在抓紧施工,全市首个全城安全白癜风公益帮扶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