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就接收了一个体重达斤的产妇,原本一台平常的剖宫产手术变得难度重重。
体重斤,宫高60厘米、腹围厘米,如此“重量级”产妇荣登该院建院以来收治的最重产妇,得到了“特殊待遇”。
自然分娩是不行了,剖宫产也动用了4名麻醉医生、4名产科医生;麻醉穿刺针使用了加长版,手术床也换成加宽的产床;麻醉后更换体位,通常2个人能完成的工作这次用了6个人。
医护人员正在为产妇做术前消毒来源:东方网
“好不容易切开厚厚的脂肪,手伸进去,一时都找不到孩子在哪里”,这画面感简直了。
不是切开子宫就把孩子取出来,而是在子宫里找孩子,像在井里找东西一样找孩子,而且是“深井”……
医护人员正在打开的子宫中寻找孩子……来源:东方网
2个多小时后宝宝终于“找”出来了,手术也顺利结束。怀孕,是要胖的,尤其是我们主张“怀孕就要好吃好喝伺候着”,更是要胖的。但是孕期体重斤,好像还是太过了……
近几年发展太快,我们在好多领域都一不小心“世界领先”了。比如肥胖,据《柳叶刀》统计,我们以万的数量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随之而来是我们的孕妈们似乎也更经常“不小心”吃胖了。
斤、斤、斤、斤、斤……孕妈的体重被越刷越高。
16名医务人员出动、剖腹产后找不到娃、5个麻醉医生、手术缝针会冒油……这些年医生们为“吃多了”的孕妈也是操碎了心。
虽然怀孕后应该增加营养的摄入,对妈妈好、对宝宝也好。但过犹不及,体重超太多就对妈妈不好、对宝宝也不好了。
对于孕妈自己,妊娠糖尿病、长期2型糖尿病、长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
孕期吃太胖,宝宝妈妈都不好。
而对于孩子,在妊娠期及分娩时的各种风险也都会增加,流产、先天畸形、早产、大于胎龄儿、难产、死产的情况均更为常见。
更可怕的是,从长期来看,还可能增加孩子肥胖、冠心病、中风、2型糖尿病、哮喘的风险,还能导致认知功能较差、神经发育障碍,甚至是脑瘫风险的增加,同时对其免疫系统也会有深远的影响……
控制体重!一个健康的体重对宝宝、妈妈都好!
首先要知道,妊娠期肥胖包括两方面,肥胖妇女妊娠(妊娠前肥胖)和妊娠期体重过度增加。
所以怀孕前就要控制住体重!
孕前、孕期母亲的生理状况、饮食和生活方式对子女的长期健康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这毋庸置疑,这好比是种子发育的土壤。但是,有关研究表明,男性吸烟、酗酒、过多咖啡因摄入、饮食、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因素,在受精和胎儿发育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基因水平的改变,并对后代成年后产生终生的影响。所以说,没有好的种子,有了再好的土壤,它也不会茁壮成长!新生命的孕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一环节受到不适当的刺激,都会对受精卵造成不可逆且持久的损伤,从而造成后代心血管、代谢、免疫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上主要通过孕前BMI来作为妊娠前超重和肥胖的衡量标准,而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防控指南(试行)》版中提出的中国人肥胖诊断标准:18.5≤BMI<23.9为体重正常,24.0≤BMI<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新闻中这位斤的产妇就属于妊娠前肥胖,怀孕前体重已经达到斤,BMI达62.2……
万一像这位妈妈一样孕前体重没控制住,或者备孕备胖了呢?孕期还能胖多少?
孕妈们可以参考医院(IOM)推荐的妊娠期体重增长范围:
顶级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表明:合理的孕前保健与父母、子女乃至再下一代的健康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
突然想到自己当时临产的时候体重达到了斤,孩子生出来7.6斤,生完立马降到,然后月子里很快恢复到斤左右。斤的时候走路真的挺累的,带个球到处跑,所以我很难想象自己多斤得累成什么样了~
然问,在我们身边还有一小撮这样的人…他们每天吃着汉堡薯条,喝着奶茶可乐,却怎么都吃!不!胖!
让那些喝凉水都长胖的孩子们无比的羡慕和困惑,为什么他们就光吃不长肉呢?
与其调查那些喝凉水都长胖的人为什么胖,不如反过来调查那些光吃不胖的人为什么不长胖。
于是BBC找来了10个瘦子志愿者,要求他们每天暴饮暴食,每日摄入大卡(是正常人的两三倍)。
每个志愿者都要接受详细的数据统计:身高、体重、体脂率等...同时,他们还要带上计步器,保证每天步数不超过。
暴饮暴食为期四周,谁都不能中途离开...
“吃”对某些人来说,是一种痛苦
节目一开始,科学家DrEricRavussin把很多人喝凉水都胖的原因,归结到了祖先身上。
测试开始,志愿者们就被桌子上这一堆高卡路里、高碳水化合物、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震住了。
汉堡、薯条、奶昔、蛋糕、芝士、还有各种巧克力糖果…
测试的第一天,这位小哥吃了:
2个巧克力面包、一堆CrubchyNut、牛奶、肉饼、一整个涂满美乃滋的披萨、思慕雪、一桶冰激凌、还有汉堡和蔬菜...
不过小哥并没有开心,他表示,吃这么多真心很难受,最后自己都吐了...
志愿者们每天都吃着肉饼、巧克力蛋糕、各种奶酪制品...
甚至为了发福,他们有人还把一桶雪糕就着糖浆一起喝下。想想那个齁甜劲儿,志愿者为了胖,也是拼了...
志愿者表示,这样吃简直太痛苦了,嘴里甜腻腻的真心不舒服,而且还不可以运动,简直不能接受。
一周结束了,到了开始计算体重的时间。志愿者们都很忐忑,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回报(长肉)。
这位名叫Thomas的小哥,一周增长了2.8KG,相当于身体体重的4.1%。虽然变化不大,但这可是所有志愿者里增重最多的一位了。
但是同组的另外两位志愿者,在一周的暴饮暴食之后只增加了原身体体重的1.6%,可以说是相当少了。
志愿者们为了更快的增重,开始有目的地选择食物。各种巧克力制品和各种甜品,是快速增重的不二法门。
我看到这里,口水那个流啊......
你胖,是因为你天生就不能拒绝食物。与此同时,科学家还专门针对儿童做了一项调查实验。他们给幼儿园那些已经吃饱孩子身旁放上一些小饼干,看看孩子们会有什么反应。
有些孩子会把小饼干推开,然后继续干着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有些小孩,会放下手中的画笔,开始吃饼干。
科学家认为,这种行为模式其实在幼儿时期就早已建立。有些人一旦吃饱了就会对食物毫无兴趣,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
所以你的胃口大小与对美食欲望,在你小时候便被建立了起来。更确切地说,就是天生如此。
这个实验很好的在志愿者身上得到了验证。例如这位小哥坦言,自己吃饱了之后,就没有再想吃东西的欲望了。
这位小哥也是如此:
还有这位体重增长最少的小姐姐,她坦言,即使食物再精美再丰盛,一旦她吃饱了,就绝对吃不进去第二口。
就算给自己强加吃这些东西的概念,依旧无法咽肚。
不难看出,这些吃不胖的人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需求,更不会吃超过身体所需的食物。
你胖,是因为你有某些无法去除的“顽固脂肪”
专家认为,这是因为有些人天生便与众不同。他们吃得多,反而代谢率会大大提高。
即使吃的再多,都会被身体快速代谢,从而便不会有脂肪囤积。
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浪费粮食?
并且专家还表示,脂肪细胞是会生长的,当它们生长到一个极点的时候,他们便会停止生长。
这些停止生长的脂肪细胞非常顽固,相当难去除掉,而且它还会经可能有效地去积累更多的脂肪...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增肥容易,减肥难了。
人家博士都说了,去除掉他们几乎不可能。
那些小时候比较胖的小孩,很早就开始囤积这类“顽固脂肪”,当他们长大了之后,这些“顽固脂肪”会越来越多。
简单来说,小时候超重的孩子,长大之后超重的可能性也会很大。
测试的10位志愿者们,他们小时候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瘦”。
这也就是他们长大吃不胖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小时候并没有囤积那些“顽固脂肪”。
四周(一个月)的时间就这样一眨眼过去了,所有的志愿者的体重都没有达到超重15%的标准。
测试结果揭晓,第一名这位小伙子名叫ThomasHanpton,他一周增重大约6.5KG,是原身体的9.5%。
但同时,另一位名叫MartinWong,他增重是原身体的8%,但是他只长了4.5KG。
从图片上看,他几乎没什么变化,肚子也没大,脂肪都不知道到底去哪了。经过检测,Martin的脂肪只增长了2.4%,其它增长的部分都是...肌肉...
别人吃饭长肥肉,小哥吃饭竟然长的是肌肉,听到这里,我不禁哭出了声...
你胖,是因为你的身体已经习惯你胖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就来了,这些长胖的志愿者在测试之后,是会继续胖下去还是会变瘦呢?
在实验结束一个月之后,志愿者们都神奇的瘦回了原来的体重,而且他们并没有进行任何可以的减肥,或者减少自己的卡路里摄入。
这是为什么呢?
很早之前,科学家就做过一组很极端的实验。他们对一组肥胖的志愿者进行了严格的监控,要求他们减去10%的体重。
减肥成功之后,科学家们给他们提供了身体每日所需的卡路里量的食物,希望他们可以保持身材。
但是通过监测分析,即使他们的每日摄入量足了,但是他们依旧有很强的饥饿感。
科学家解释说,因为这些人长期处于肥胖状态,所以大脑和身体会认为原来的体重才是最正确的。即使你在短时间减去了不少体重,但是你的大脑还是会努力把你带回原来的体重...
所以不管是减肥还是增肥,都是一个持久战,你必须要和自己的身体做长久的斗争,让身体慢慢适应新的自己。
当然,虽然说光吃不胖是因为遗传基因造成的,但是科学家还是用实验里理论证明了,减肥是个持久战,一切都要慢慢来...因为胖瘦还是和我们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环境有重大关系的,想要减肥,一定要改善家庭原来固有的饮食搭配,参考专业营养知识,合理搭配自家的饮食,才能全家健康,给自己一个能变瘦的家庭饮食环境!
快速减肥相比缓慢减肥更容易反弹。如果你没有天生的“光吃不胖”的基因,那么,管住嘴,迈开腿,才是减肥的不二法则。不说啦,我得活动活动去了,减肥任重道远啊~
PS:需要咨询饮食营养均衡搭配的亲们可以直接留言或者后台联系客服!!!
相关文章:
有money有颜的明星网红都逃脱不了的疾病,我们普通人咋办?
别再迷恋指尖上的雾霾,放荡不羁爱自由已经low了,真正的高级是自律!
最好的餐厅是我们自己的家,学会合理搭配每日三餐,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生命不可逆!浅谈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病~
你从ICU醒来以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20年老烟民的肺和健康的肺有啥区别?
这个5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孩子不机灵,原来是缺这个,再不看就晚了!
千万别忽略了身体曾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
孩子别怕,风里雨里有妈妈陪你!寻找愿意捐赠血小板的好心人!
孩子成绩上不去,别总怪孩子不认真老师不尽心,先从饮食找找原因!
春季要注意这些过敏原!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赢在起跑线上的!
明星“抗糖”,我们要不要跟风呢?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春季长个子正当时,孩子这样吃个头猛长!
想要健康得从保护脖颈开始
纸短情长,看到他们,又相信爱情了!
有人说“一胎按书养,二胎按猪养”,不管你准备怎么养,都不如做好这一点!
童话都是骗人的,真实的公主在这里!
邓超!说好带我们去看海,我却只看到了人山人海~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
●End●
——如果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让我们一起在这里,吃吃,喝喝,聊聊生活
健康
快乐
环保
可持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