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 (1)可在乳汁中排泄的药物 (2)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3)哺乳期妇女禁用药物1.可在乳汁中排泄的药物 a.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 乳母用药后药物进入乳汁,但其中的含量很少超过母亲摄入量的1%~2%,故一般不至于给乳儿带来危害。 少数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较大,乳母服用量应考虑对乳儿的危害,避免滥用。 b.药物分子量和溶解性质 一般分子量小于的药物和在脂肪与水中都有一定溶解度的物质较易通过细胞膜。 c.母体中,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能力 只有在母体血浆中处于游离状态的药物才能进入乳汁,而与母体血浆蛋白结合牢固的药物如抗凝血的华法林不会在乳汁中出现。 d.药物的解离度 解离度越低,乳汁中药物浓度也越低。 e.药物的酸碱性 弱碱性药物(如红霉素)易于在乳汁中排泄。 弱酸性药物(如青霉素)较难排泄。2.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选药慎重,权衡利弊; 适时哺乳,防止蓄积; 非用不可,选好替代; 代替不行,人工哺育。 (1)选药慎重,权衡利弊 药物对母亲和所哺育的婴儿会有哪些危害和影响,要进行利弊权衡。①所用药物弊大于利则应停药或选用其他药物和治疗措施。②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③必须用者要谨慎应用,疗程不要过长,剂量不要过大。④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2)适时哺乳,防止蓄积①避免在乳母血药浓度高峰期间哺乳,可在乳母用药前,血药浓度较低时段哺喂婴儿。②避免使用长效药物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尽量选用短效药物,以单剂疗法代替多剂疗法,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在乳儿体内蓄积的机会。 (3)非用不可,选好替代 如果哺乳期的母亲患病必须用药时,则应选择对母亲和婴儿危害和影响小的药物替代。eg.乳母患泌尿道感染时,不用磺胺药,而用氨苄西林代替,这样既可有效地治疗乳母泌尿道感染,又可减少对婴儿的危害。 (4)代替不行,人工哺育 如果乳母必须使用某种药物进行治疗,而此种药物对婴儿会带来危害时,可考虑暂时采用人工喂养。
哪些疾病需要放弃或暂停哺乳,使用何药回奶
(1)妈妈处于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如重感冒、严重腹泻、呕吐等
致病细茵或病毒会进入妈妈的乳汁,由于身处感染期,患者需要用药物控制,这些数药物也能够进入从乳汁。这些都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
感冒病毒是不会通过母乳直接传染给孩子的。但是如果感冒严重或高烧,在高烧期间可以暂停母乳喂养,等感冒好了再进行母乳喂养。妈妈需注意如果感冒不严重还是可以母乳喂养,但是需带上口罩,以免通过呼吸传染给宝宝。
腹泻、呕吐如果是一般的肠道感染妈妈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是在饮食上应该选择容易消化、清淡的饮食。腹泻严重的妈妈,如果是肠炎或痢疾时,如妈妈的用药对宝宝有影响的,可暂停母乳喂养,等药物吸收,消化完之后再喂养宝宝。
(2)妈妈处于传染病急性期
如果妈妈处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时,哺乳将很有可能传染给宝宝,比如开放性结核病,各型肝炎的传染期,都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传染给宝宝,因此现在宝宝出生后普遍要进行乙型肝炎疫苗的注射。母乳中虽可分离出乙型肝炎的病毒,但据研究表明,只要宝宝出生后立刻接受乙型肝炎免疫蛋白的注射,那么妈妈在哺喂母乳时就不会增加宝宝感染的概率。
患有结核病的妈妈,宝宝有可能通过子宫感染而得病。如果妈妈的结核病仍有传染性时,应和宝宝分开,避免感染,等到治疗痊愈后,可再继续哺乳。
(3)艾滋病
主要经由血液传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阳性母亲有2%~50%的概率生下带病的宝宝。目前因为还无法区分宝宝是在产前或产后才被感染,因此对于HIV阳性母亲,不建议哺喂母乳。
(4)患有消耗性疾病时
如患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的妈妈,可根据医生的诊断决定是否可授乳。一般情况下,患有上述疾病但能够分娩的妈妈,就能够哺乳,但要注意营养和休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间。
当妈妈患有肾炎、肾病时不宜母乳喂养,因为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必然导致乳汁中蛋白质量的减少。而宝宝吃妈妈的奶又要消耗掉一部分的蛋白质,必然给妈妈的健康带来不利,对宝宝的健康也不利。当妈妈患有某些心脏疾病时不宜母乳喂养。特别是心功能三级以上者不宜母乳喂养。
(5)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
在哺乳期间,患乳腺炎的母亲应暂停哺乳,因为乳汁中很可能混入大量的细菌,新生儿食用后可引起细菌感染,重者可造成败血症。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危机生命。
(6)代谢疾病
当妈妈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不宜给宝宝喂奶,以免引起宝宝的甲状腺病变;当妈妈患有糖尿病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时不宜给宝宝喂奶,应该等到病情稳定后、停止服用抗糖尿病的药物后可恢复母乳喂养。
(7)妈妈进行过放射性碘治疗
碘同样会进入乳汁,如果宝宝喝含有碘的乳汁,甲状腺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要等到疗程结束后,再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致正常后再继续给宝宝喂奶。
(8)妈妈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
有害物质(如农药、杀虫剂、除草剂、铅汞等有毒金属、镉砷等有毒化学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远离有害环境。如已接触者,必须停止哺乳。吸毒病人或正在接受美沙酮治疗者不宜哺乳。
(9)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类西药期间是不能喂奶的,如果奶里有西药的成分,会影响小孩的的智力。建议如果妈妈有精神病史,最好不要母乳喂养。这样的妈妈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威胁到宝宝的人身安全。
(10)患有癌症,正在接受放化疗或长期服用激素等药物时,暂停哺乳。
(11)哺乳期再次怀孕
哺乳期再次怀孕的母亲应改用人工喂养,因怀孕后乳汁营养成分改变,继续哺乳不利于母婴健康。人流后用药期后,可酌情恢复母乳喂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