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一遇到感冒发烧就输液,该反省

时间:2021/5/31 16:29:28 来源:减肥_专业的减肥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导言

西方国家的医生,对抗菌素已经很讨厌了。日本政府规定7岁以下的孩子不准使用抗菌素,英国花了数亿英磅宣传不要轻易使用抗菌素,道理就在这里:抗菌素使用过分不是抗菌素不好,而是医生的不好。

为什么被人们如此视若大敌?人们应该知道这是市场在炒作。制药公司需要卖药,医生需要生意,两者各有所需,发热就被炒起来了。

每逢感冒流行,医院里最热闹的就算小儿科了,排队挂液注射抗菌素加退热药的人无数,却没有人知道这样的退热加消炎的不对。

医院小儿科,还让一些护士向家属分发退热药片,都说应该让孩子早一点退烧,以免热坏了脑子。家长视发热为大敌,非要立即退热不可。这似乎已经成为常识。

在电视和文艺故事中,同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人穷途潦倒,发热昏倒,后来碰到一个好心人,医院,挂液又打退热针,救了他的性命。

这些故事不仅在渲染发热的可怕,而且也在间接地告诉人们,发热会要人性命,医院打消炎药和退热针,才能保住性命。没有人知道这是对发热的渲染与误导。

笔者在临床上见过很多孩子,凡是经常感冒的孩子,必是经常吃感冒药的。孩子经常发热而且抵抗力不好,或者十多岁出怪病的孩子,都是经常使用抗菌素的。

有个孩子经常发口疮(口腔炎),可是到处治不好,一问,果然经常用抗菌素。因为,抗菌素搅乱了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导致常发口疮的。现在对发口疮的孩子,又增加了一种病名,叫“手足口病”,也把它说成是流行病。反正都要使用抗菌素。

许多医生不知道病人得的是什么病,只要是发热,只要认为是炎症,就注射抗菌素。有的医生还认为,血检白细胞升高,就是炎症,就应该使用抗菌素。

滥用抗菌素使抗菌素的牌子越来越坏。事实说明抗菌素使用的过分了。当然,抗菌素没有不好,不好的是贪得无厌的市场——西方的制药公司。制药公司为了销售抗菌素的数量,拼命制造舆论,制造一些垃圾的医学理论误导医学方向。

如果你是一个临床西医医生,就会知道临床碰到最多的是发热。你的治疗方法就只有挂液消炎和退热。

医院里的医生一见发热,就马上使用抗菌素和退热药,其实,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看病人多,叫护士先发退热药就更其错误。

西方先进国家现在治发热提出了一个前驱期的新概念。前驱期的意思是:发热的头几天,还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医生就不能乱治疗,等待症状明显起来,可以查出是什么病了,再加以治疗。

因为,许多发热的病,不治疗也会好,也会自然退热,妄加治疗反而会使病人受到损害。药物用得不好,就会留下后患。这是对现在见发热就用退热药和抗菌素的一种否定。

医院医生,基本上还是老办法。这种老办法在西方被否定是因为许多患者被退热退坏了,有的甚至死了。而且,一些本来能自然退热的患者,用了这个老办法反而使体温缠绵不休。

西方对发热的现象进行认真研究后,认为发热不是疾病,而是人的生命在抵抗疾病;退热和注射抗菌素不是在帮助病人,而是在帮助疾病。医生做的是反面人物。

这一研究,都出自西方的非主流医学,这是现代主流医学是没有想到的。因为,主流医学在忙着开拓市场,忙着赚钱,忙着用广告、媒体和文艺作品,来渲染和宣传感冒发热的可怕。

有的人发热多天体温老是不退,医生如果能看到扁桃体红肿的,他就会说这是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如果有的人发腹泻,医生便说这是肠胃炎引起的;如果有的人咳嗽老是不好,医生便说这是气管炎引起的……医生这样给出的发热原因答复,其实并不科学。

因为,发热是全身性的,医生用局部的炎症来解释,这样的解答有时候是对的,却大多数是错的。

如果你能再思考一下,为什么很多时候扁桃体红肿、腹泻、咳嗽没有发热,而有发热的时候,再有扁桃体红肿、腹泻或咳嗽就可以说是它们造成的。

我这样说并不是全部否定局部的炎症能引起发热,而是认为这种答复的单一性容易犯以偏盖全的毛病。

其实,你问医生为什么发热,医生的回答:感冒、气管炎、扁桃腺发炎或者说肠胃炎,其实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上述说的生命在排毒。

否则,不管医生说的什么病,其症状都很相似,为什么?如果你能勇敢一点,大胆地追问下去,医生就会答不出来,并且,面红耳赤摆起脸来呵斥你了。如不信,你试一试就会知道。因为他所学的东西是经不起查问的。你要追究发热的原因,医生能抓到什么说什么。

有的人既然得了炎症这个名,医生就会给开抗菌素。如果你问前几天也是用抗菌素消炎为什么不好,医生就说这些抗菌素太差,现在可以给你开更好一点的,或者说给你开进口的。

如果你再追问:既然知道太差治不好,何不起始就开这好的抗菌素?在医院里只要认真的人,你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使医生无法答复。医生学来的东西经不起栲问,便会恼羞成怒。这不是医生的问题,而是医学的问题。

因为,医学不能说发热是生命在抵抗疾病,否则,用抗菌素就没理由了。炎症是现代医学给很多常见疾病的冠名,因此才会有使用抗菌素的理由。

如果用了某抗菌素没有治好你的病,那也只能换一种抗菌素,医生还最会喜欢建议你换进口的。

其实他自己对进口的抗菌素能不能好亦心中无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该药的使用对医生本人来说,会拿到一些好处。

有人认为我这种说法与现实正好相反,那么谁对谁错两者必居其一(读者认真独立思考)。我希望做父母的要善待孩子。善待的方法就是学一点医学知识。

所以,做了父母的读者们,千万认真了解一下孩子发热后的治疗和疗法。谁都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却没有人知道,孩子发热没处理好,会卡断自己的希望。人没了希望,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想后悔,就迟了。因此,自己至少也得懂一点。

医院里所有的医生治发热初起,无非是一些抗菌素加一些名之为抗病毒的药物,没有什么新花样。发了热去治疗,凡是一二天后就退烧的病人,便被一概称之为感冒。

如果三五天烧不退,医生便会开很多的检验单,要病人去检查。一般的验血,只能查白细胞升高不升高。医生把白细胞不升高的称为病毒性感冒,把白细胞升高的称为细菌性感冒。病人也不知道这是医生在忽悠我们呢!

如果病人认真追究这种分类的方法有什么根据,好一点的医生则不理不答,坏医生便会脑羞成怒,甚至说:“你是医生或我是医生?”好像你的追问是在教训他。碰到这样的情况,千万别以为这是医生的不好,因为,医生没办法回答。

医生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也就是说,病人最常发的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现在,每当发热来临,许多人都迫不及待地要服退热药、感冒药,或加上输液消炎,巴不得马上退热。人们还往往把体温高低,作为疾病轻重的标准。

很多人认为体温在38.5℃以上,就是高温了,就应该用退热药。关于“高温”的标准,有人说39℃,有人说39.5℃,有人说40℃,我问这讲法从何而来?答:医生讲的。可见医生的见解各自不同,都是凭自己的想当然说的,病人却把它当真的。总之,既然现代医学还没有标准的规定,医生胡说八道就不能相信。

如上一节所述,发热基本上是一种自我防卫,一种生命的自救行为,为什么被人们如此视若大敌?

人们应该知道这是市场在炒作。制药公司需要卖药,医生需要生意,两者各有所需,发热就被炒起来了。

把发热分为高烧、低烧,说高烧就应该用退热药,低烧不要紧,这是一种误导。它不仅给发热定下一个错误的标准,也同时制造了人们对发热的恐惧心理。

基于这种恐惧心理,人们才会急于寻医购药。就笔者临床所见,发高烧的人原来身体都是壮健的居多,而且退烧快;而发低烧的人原来身体都是衰弱的居多,而且纠缠不休退烧难。

因此,如果把高烧说成病重,那么试问为什么退得快?低烧说成病轻,那么为什么纠缠不休?这样的讲法于实际情理不合。

如果说:体格好的人得重病,体格差的人得轻病,那么,锻练身体岂不成为多余的了?可见医生这种以体温高低划疾病轻重的说法是错误的。

笔者临床的经验认为,发热应以精神好坏论轻重。精神清爽的,无论体温多高,都算轻症;精神不佳的,无论多低都是重症。

有一女孩,10岁,发热40.5℃,咳嗽、鼻塞、打喷嚏,其母看过我写的关于对发热的论述文章后,就带她到我家诊治。说自己过去经常买感冒药给她吃,医院挂抗菌素,致使孩子经常感冒发热,心里觉得对不起孩子,于是决定在这次发热中坚持中药治疗。

但因体温如此之高,虽然在喝中药,觉得心中没准,就一天带她来看两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inews.com/ysjf/945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