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过剩不可忽视的儿童肥胖症

时间:2018/10/18 18:15:43 来源:减肥_专业的减肥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发生高胆固醇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5.8倍。孩子肥胖怎么办?

什么是肥胖症?

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0%即可称为肥胖。肥胖容易增加儿童发生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杜绝肥胖,必须从小做起。

导致肥胖症的因素?

儿童肥胖大多是单纯性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一般1岁以内、5~6岁和青春期好发。

1、遗传因素

肥胖儿童大多有家族肥胖史,目前认为肥胖与多基因遗传有关:

父母皆肥胖的,子女约70%~80%的肥胖。

父母单方肥胖,子女约40%~50%的肥胖。

双亲体重正常,子女约10%~14%的肥胖。

2、饮食因素

喂养过度是肥胖的物质基础。人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要在婴儿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11~13岁三个阶段,若在这三个时期内摄入营养过多,就会引起肥胖。

3、运动因素

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的重要因素,即使摄食不多,但如活动过少,也可引起肥胖。如学龄儿童每天放学后必须完成大量课后和课外作业,或有的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均可导致肥胖。

肥胖对孩子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吗?

按病因不同,肥胖可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前者又称单纯性肥胖,其发生与遗传、饮食和身体活动水平有关,肥胖儿童中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

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是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有的孩子会因为同学的嘲笑或打击,容易造成焦虑、自卑和消极等不良心理状态。

面对儿童肥胖,我们该如何预防?

1、孕前期和孕期预防

孕前期的营养调理不仅能促进胎儿正常发育,还对防止出生后发生肥胖有重要作用。脂肪细胞会将胚胎期受到的不正常营养刺激(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度)记录下来,在受到再度刺激后脂肪细胞会过度增生堆积而发生肥胖。

孕期要保证营养和进食的均衡,防止大吃大喝。孕期前三个月避免营养摄入不足,孕期后三个月应避免营养过度和增重过速。高热、高脂的食物并不是所谓“补品”,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比脂肪对孕妇更为有益处,而且必须添加优质蛋白。

适宜的热量供给是避免孕妇和胎儿日后产生肥胖的重要前提。

2、婴幼儿期预防

婴幼儿时期主要强调母乳喂养,按照婴幼儿实际需要量进行适度喂养。如果在出生后四个月时小儿已经肥胖,应注意避免继续摄入过多的热量,特别在出生后六个月时对肥胖儿应减少奶摄入量,以水果和蔬菜代之,用全米、全面代替精米面制品。

3、学龄前期预防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要偏食糖类、高脂、高热量食物。养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适量体力劳动的习惯,比如可以走路的场合尽量不坐车,上下楼时让孩子自己爬楼而不是要家长抱着或者坐电梯,养成每天适当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在儿童阶段,只要孩子身体各方面的指标都是标准的,家长不要对孩子体重偏轻的问题过于担心,避免给孩子填塞式的喂法。

在儿童期治疗肥胖时要强调:禁止短期快速减肥,禁止饥饿治疗,禁止使用各种减肥药物,禁止手术或物理干预。这些手段会打击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健康有害,而且无法持续。

姚楼卫生院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
白癜风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inews.com/zyjf/531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