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的热播,让网络小说再次成为电视剧收视的“神助攻”,其在微博热门话题上的阅读量短短几天内突破30亿,远远超过《武媚娘传奇》。
天然的“助攻”能力让网络小说近期几乎“承包”了电视剧,为此影视剧产业格局也开始悄然改变。年网络小说的荧屏化再度呈现井喷状态,《杉杉来了》、《风中奇缘》、《何以笙箫默》等一大批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蜂拥而至。在文化产业市场上,只有掌握内容源头,才能在影视版权销售上游刃有余。眼下,以BAT为代表的巨无霸们开始效仿好莱坞,一手插进网络文学、出版等领域,一手抓住影业,打造文化娱乐产业帝国。不过,业内分析师认为,目前网络小说存在创意疲软、同质化等缺陷,未来网络小说的影视化能否在细分产业链上越走越好,还需看制作的整体水准。产业布局:上下游圈地战已提前打响
网络文学网站收购“自家”写手的原创小说更有优势,有心布局文化娱乐产业的BAT们在网络文学领域的明争暗斗早已展开。消息人士透露,正常情况下,网络写手在跟网站签约时,合同中一定会有优先版权使用权的规定,而一旦购买时该作品合同到期,那么作为网络小说平台的优势其实并不明显,但由于人情等因素,只要并非价低得离谱,网络小说平台购买版权还算比较容易。
“腾讯将盛大文学收纳麾下,正是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网络文学IP(知识产权)孵化影视项目的无限潜力”,艺恩咨询产业分析师冯珺分析指出,盛大文学旗下有着起点、红袖添香、小说阅读、潇湘书院等多家原创文学网站,掌握了华语原创文学的绝大部分资源。
百度也早已完成了在网络文学产业的圈地。年底,百度以1.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游戏公司完美世界旗下的文学业务——纵横中文网,在网络文学产业上通过纵横中文网、91熊猫读书、多酷书城、百度文库等产品多点开花。
在上游网络文学领域完成了开疆辟土之后,互联网公司们雄心勃勃的电影计划成为热门话题。年6月17日,腾讯在上海电影电视节期间宣布推出“为虎添翼”电影计划,宣布进入电影业。
同月25日,文化中国传媒发布公告,确认阿里巴巴集团斥资62.44亿港币收购该公司近60%股份的交易完成,文化中国传媒将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王家卫、陈可辛、周星驰等大牌影人都将加盟,“跟着马云混”。
“说白了就是在向好莱坞学习,在网络文学、出版、影业等各个细分领域布局,打造文化娱乐产业帝国”,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分析指出,美国的文化娱乐产业就是控制在时代华纳等六大公司手里。
影视剧生产链条:营销、运营、招商一条龙运作
营销理念改变“一个核心的IP可以同时在各个文化娱乐领域得到开发,让IP价值最大化,”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分析指出,这就要求运作项目的人不光盯着电视剧,在拿到版权初期就有意规划开发其他产品。为此,“IP”这个概念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运营理念的升级,与过往的文化、娱乐行业“井水不犯河水”的情况大不相同。
《步步惊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冯珺介绍,借由电视剧的热播潮,唐人电影联合出版商顺势推出了《步步惊心》的新版书籍,后来甚至还有同名网游,“这些都是普通的电视剧产品所做不到的。”
借力互联网营销与传统影视剧产品相比,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显然更加具有互联网基因。这不仅体现在前期营销方式上,还包括播出期间的口碑维护与后期的舆论影响力。以最擅长古装偶像剧的唐人电影为例,在拿到《步步惊心》的影视版权时,唐人公司就在网络上炮制了大量的话题,譬如“你最期待的演员阵容”、“你最期待的剧集主题曲”等,发动广大网友热情参与,在剧集项目尚未开拍时就营造了浓浓的氛围,借着小说原著的粉丝拥趸怒刷存在感。
“那个时候,新媒体营销尚未如现在这般流行,唐人可以说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前期营销做到了极致。”据介绍,在《步步惊心》拍摄及待播期间,观众的参与互动热情高涨,关于该剧的各种讨论一直在微博上占据话题榜,年8月,大批网友在微博上自发转发湖南卫视的宣传预告片,为9月首播的《步步惊心》形成了强烈的网络影响力。
书迷助攻招商书迷粉丝的力量也影响到了影视剧选角、剧本改编,反过来,按照粉丝意愿选角也增强了书迷对电视剧的粘性。王颖告诉记者,书迷的意见会影响到电视剧的剧情、选角等,“《何以笙箫默》在选角上很大程度上就征求了书迷的意见。”在节目制作方看来,网络小说的书迷是一个“富矿”,掌握一个热门的网络小说IP,意味着不用担心收视率和广告招商。“的确,拿到一个有粉丝基础的网络文学IP,有利于招商引资、与大牌明星谈主演,让项目推进得更顺利一些。”华策影视品牌宣传总监王颖如是说。
广告品牌商也更加喜欢这类有精准收视人群预测的影视剧。王颖指出,节目方可以提前判断广告品牌与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匹配度,高匹配度的植入不会让观众产生反感情绪。
“很多广告品牌都希望电视剧的高收视率能够转化成为购买力,并想生硬地植入广告。”不过,《何以笙箫默》这部剧中出现的个别品牌受到了网友的吐槽,比如,“成天喝3.8度的rio喝到醉”、“一感冒就三九”、“买东西就天猫超市”。
发展“钱”景:尚需破解同质化困局不过,尽管网络小说中存在不少优秀之作,但却不足以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来源基础。冯珺分析指出,由于网络小说在历史还原性和科学严谨性方面相对不足,因此改编后能否得到观众的认知和推敲是一个大难题。此外,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固然有着娱乐性强、易于操作、贴近青年群体等优点,但经过几年的井喷式发展,网络小说的新鲜感渐失,创意的疲软使创作陷入了瓶颈期,剧情同质化、主体单一化、内容苍白化等种种弊病已经透过“改编潮”在影视作品中凸显出来,不利于其继续电视剧改编之路。
网络小说属于“快餐消费”,尽管题材五花八门,但真正能入影视公司眼的不外乎言情(古代+现代)和玄幻,很多过于离奇和飘忽的故事很难改编,就算改编也需要改头换面,因此其实这类作品并不如传统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社会效益好,出精品的难度也比较大,多数作品难以复制《甄嬛传》的鼎盛。
“脱胎于网络小说的影视剧能否凭借戏剧挖掘心灵的深度、现实的饱和度以及精神的厚度显得尤为关键。”冯珺说。
来源:中国财经记者联盟
经济圈专业财经微周刊贴身财富管家随手转发你的朋友可能也关心这件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