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
一个剑桥大学叫Kealey的教授
可谓是红遍了大江南北
走红的原因是关于他去年的一个观点
引起了大家共鸣和讨论
早餐不该吃,吃了会得病!
消息一出,吓得小编我
今天早上本来要吃三个包子的
后来没胃口,只吃了两个半
并且,该教授一本年上架的书
《早餐很危险》瞬间就成了大网红
想想为何大家都会一拥而上
相信他写的“书名”和他的话
估计是
??
1、他是剑桥教授
2、我懒,不吃早餐,我终于对了
以上两点,足以给不吃早餐的人
充分自我陶醉和满足的空间
而事实上,早餐到底该不该吃?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报道中
大家积极提取出来的观点
吃早餐,血糖飙升;不吃,好了!DrKealey就是那个曾经被人”嗤之以鼻“,提出高等教育不该免费,学校应该都是私立的那个剑桥教授。
报道说他平时是一个注重饮食健康的人,但年3月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当时,医生给了很多建议,其中包括,一定要吃早餐,并且吃一些主食(碳水化合物),不要喝酒。
后来他通过自身的实验研究发现,只要一吃早餐,血糖就会飙升。此后,他决定“戒早餐”,严格限制主食类的碳水化合物,避免糖类、吃很多蔬菜、坚果、一些白肉。一段时间后,他的血糖开始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逆转了糖尿病。
Kealey教授开始研究早餐对健康的影响,他发现原来早餐并没有那么重要,反而不吃早餐会更加健康。
教授的理论依据是什么?DrKealey教授认为,早上我们体内的一种名为皮质醇的激素,浓度处于高水平,它能够帮我们把储存在肌肉、肝脏和脂肪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我们身体使用。但是,如果早饭后的血糖大幅上升引发胰岛素分泌后,皮质醇的反应过程就被打断了。于是身体就从“消耗模式”,进入了“储能模式”。
教授眼中的血糖过山车式波动就像这样
??
教授说不吃早餐能减肥!教授还说,早餐引起胰岛素飙升,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可能会引发或者加重糖尿病问题,所以说吃早餐会导致超重问题、身材不理想、高血压,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吃早餐的行为百害而无一利!
听起来有理有据
说起来头头是道
特别是不吃早餐能减肥
真的说到所有人的心坎儿里了
最关键人家是教授
但是,教授又怎么样?
教授是根据自身经验写的书
不是基于完整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结果
你真的还信啊?
针对教授所说的内容
众多营养健康类专家给予了解读
不仅指出了书中值得质疑的地方
也一再告诉大家,不吃早餐
并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中国专家:这是个例,
没有证据支撑!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确实会使血糖升高,但是关键在于食物摄入的总量,而不在于摄入的时间,一个人的实验并不具有说服力,缺乏科学依据。
公众健康传播和患者教育的医学博士田向阳也表示,“判断一个人的说法是真是假,一是要有确凿的证据;二是可重复,即其他专业人员在同样的情况下,运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察或实验,可得到相同的结果;三是有大人群研究证据,即研究结果对于同类人群具有普适性。”
剑桥大学教授不等于科研成果
基本上就是说,就某一专业的知识点,专家的观点是最不靠谱的。研究的靠谱程度比较高,但是得看研究的方法。
田向阳教授也表示,即使是剑桥大学的教授,他说的话如果没有经过完整的科学研究,那么也不等同于科学。Kealey教授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大范围科学研究和观察,光凭自己的经验逆转糖尿病,没有说服力!
血糖飙升
不能光看数值
食品科学博士高洁在北京青年报发表文章,对教授的观点提出了质疑。Kealey教授是偶然发现了早餐的危害。他自己本身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家庭血糖仪测量血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早餐以后血糖飙升,而午餐和晚餐前后血糖平稳”。
英文原文:Anyonecanbuyinexpensivebloodglucosetestingkitsattheirlocalchemist,andwhenItestedmybloodglucoselevelsIdiscoveredtheyrosealarminglyafterbreakfastbutonlymodestlyafterothermeals.
对血糖方面有常识的人都应该清楚,吃饭前后他的血糖指数到底是多少,是早餐前的血糖指数是4,餐后就“飙”到7,还是午餐前血糖指数是10,餐后“平稳”地升到11呢?要知道这两种情况其实并非数值增长那么简单,前者看上去“飙升”,但其实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正常现象。
因此高博士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早晨空腹时进食会导致血糖看上去“飙升”,但是如果不吃早餐而空腹吃午餐,那不是会导致同样的所谓“飙升”效果吗?这么类推下去,为了避免“飙升”,是不是中餐、晚餐也不能吃了?
针对这个问题
万能的知乎网友直接呼吁到:
这文章应该叫《经常吃三餐,很危险》
能量是守恒的
胖不胖跟早餐无关!
Kealey校长还有一个非常白痴的观点:早上起来既然不饿,那为什么要吃东西,这不是白白增加卡路里摄入,让自己发胖么?
在此不需要专家了,小编想问:
早上不吃,中午饿得吃多了,难道不会胖么?
了解膳食指南的人都知道,每天摄入的卡路里都有一个大约的建议数额,根据年龄、性别、工种等差异会有不同,都能在膳食指南的对照表里找到查询对应的数值。
卡路里的摄入和消耗是根据一整天的进食计算的,而不会因为你不吃早餐这一顿卡路里就没了。反而如果你太饿了,会在下一餐里变本加厉的吃回来,到时候会更胖!
不是人人都该不吃早餐!
除了以上专家指出的观点以外
早在去年,TheTelegraph的记者就撰文
对这本书的观点进行了点评
文中提到,Kealey教授并没有认为
不吃早餐适合每一个人!
Kealey教授和Freer都认为,不吃早餐并不适合每个人。孩子们需要它,那些快乐地吃早餐并且体重健康的人应该继续。“研究的麻烦在于,对于真实的人来说,根本没有”一刀切“的方法,”弗里尔说。
看了这么多对于不吃早餐的质疑
大家一定会对为什么要吃早餐提出疑问?
其实是因为
??
不吃早餐真的会得病
实际上,长期不吃早餐容易产生胆结石。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积累了很多胆固醇,正需要胆酸进行调节,而吃早餐刚好可以促进胆酸分泌。空腹时间越长,胆酸分泌越少,胆固醇比例越高,高到析出形成晶体附着在胆囊上,就会导致胆结石。
此外,不吃早餐会导致低血糖。血糖浓度偏低时,一开始会感到饥饿,得不到补充的时候,人就会进而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甚至产生幻觉。所以为了有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早餐还是要吃的。
大家应该都有相似的感觉,如果没有即时进食补充能量,就会感到头晕眼花,无法集中精力。如果说这只是个人的感觉,那肯定也无数个人的感觉。
事实上,不吃早餐真的会发胖。那些吃了早餐更胖的,是因为你吃错了!文献表明,不吃早餐会导致体重增加,肥胖和代谢异常,如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早餐到底应该怎么吃?
早餐的食物应种类多样、搭配合理。可以根据食物种类的多少来快速评价早餐的营养是否充足。
如果早餐中包括了谷类、动物性食物(肉类、蛋)、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等4类食物,则为早餐营养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3类。则早餐的营养较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2类或以下则早餐的营养不充足。
早晨起床半小时后吃早餐比较适宜。成年人早餐的能量应为kJ(kcal)左右,谷类为l00g左右,可以选择馒头、面包、麦片、面条、豆包、粥等,适量的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或大豆制品,再有g的新鲜蔬菜和g的新鲜水果。不同年龄、劳动强度的个体所需要的能量和食物量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简单来说早餐应该尽可能做到丰富
并且拥有充足的谷物作为能量的供应
搭配蔬菜、水果以及动物类食物
科学搭配饮食,坚持锻炼身体
才能够开启健康的一天
如果你的早餐
就像剑桥教授说的那样
都是高糖高油的食物
那么无论你什么时候吃
血糖该高还是高
身体该胖还是胖
切勿轻易相信知名砖家
合理饮食,多运动,保持睡眠
这才是远离疾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小编结语:
大家平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远离疾病困扰。另外要记得购买保险,才能在生病时避免高额的医药费负担。长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