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四海部分文章汇总

时间:2021/5/8 15:27:05 来源:减肥_专业的减肥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节段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30285.html
房四海:产业链再平衡与投资思维觉醒

()房四海:从上海自贸区看中国改革

(年)房四海:全球地缘格局重组进程中之宏观主题

房四海:美国是地球的大脑,中国是地球的心脏。虽然全球定价权在美国,但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房四海文章回顾

中美新时代正式开始!全球宏观系列之内容摘要

金融科技应用

全球宏观与金融市场预测预警系统

中美新时代正式开始!全球宏观系列75数据简析

深圳闭门会议摘要:美国金融危机预警信号

基因的力量—中美博弈十个维度之沙盘推演上

基因的力量—中美博弈十个维度之沙盘推演下

全球宏观系列数据讲座:投资心理学

宏观平衡投资组合暨全球宏观系列76数据简析

全球宏观数据系列讲座:弱势美元继续

全球宏观数据系列讲座:美国通胀预期扰动

全球宏观数据系列讲座:流动性边际分布变化

第四课全球宏观数据系列讲座:投资千人千法

此文发表于-11-10

我是做数据分析的,这里就讲一下结论。过去十年跟未来十年不太一样:过去十年特别是从年开始,所谓的全球化是跨国公司特别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国公司全球化;而从年第四季度开始,特别是今年,却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去全球化、全球通缩、全球分化这么一个大背景。因为在任意一个时间窗口,地球上总有一类资产流失,广义的大类资产包括现金、波动率;狭义大类资产包括大宗商品、股票、债券等。在这个背景下,全球贸易都在萎缩,大类资产机会很少。经济增长要靠劳动生产力、靠人口、靠杠杆,包括经营杠杆和产业链杠杆。全球贸易不是李嘉图讲的比较优势,更不是绝对优势,而是产业链贸易和去杠杆化。

从美国来看,美国长期耐用消费品订单增长、美国的能源要复苏,美国比中国要好,比其他国家也好,多了一个战略上的谜局:在年当时内部讲全球气侯变冷,特别全球变暖证据不足,美国搞了新能源光伏产业。美国无论是奥巴马当选也好,罗姆尼当选也好,美国将在年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美国复苏最好的是能源和采掘业,这是全球产业链的一个再平衡。

虽然全球发行货币增多,但细分一下,其实货币流动速度和货币乘数都是变化的。直观来讲,产能过剩,全球金融去杠杆化,产业链杠杆化。在这个背景下,货币越多,越通缩。

在这个背景下,狭义大类资产,就是没有大贝塔的资产。未来投资思维:

第一个是现金流匹配,不用收益不用财富最大化核算,而是用现金流匹配,举个例子,美国的三个月国债,收益率基本上都是负的,投资动机是过日子,是为了与未来匹配。

第二个是对冲,这种对冲不仅是股票对冲,还有产业链对冲,狭义大类资产没有机会,但是广义大类资产有机会。

第三是高频交易。美国是超高频交易,而中国则刚刚起步。

第四是结构性调整,供给过剩的情况,并购重组,不是以前大起大落。

结论非常简单,未来全球通缩,全球分化,美国产业链全球化,贸易条件趋好,美国的内需制造和内需消费互为良性循环。最新数据,无论是美国消费,还是中国的出口订单包括广交会订单,中美联系比危机以前减缓了。QE主要是针对美国国内,效果也不是很好,美国在超强货币刺激下,美国有一个复苏。第三季度是GDP增速为2%,第二季度是1.%的增长,但主要是靠消费,靠政府支出,这是不可持续的。这点同意三一重工老总看法,未来中国产业升级,更加成为一种冲突。但是,美国不会出现二次金融危机,欧元区也是一个衰退,他们已经有经验了。特别是欧洲央行,采取不良资产应对计划,经过几年的下跌,终于不再震荡。这种不良资产剥离计划类似中国的汇金。反过来,中国将会有二次探底,底部在明年第一第二季度之间。中国无论是PPI还是CPI都会呈现通缩态势,实际上,PPI对产业的冲击是很大的。

在全球产业链再平衡的过程中,全球制造业泡沫正在破灭之中,全球总需求萎缩。就国家而言,印度和中国两个全球产业链中间环节国家本轮完全同步下行,未来均会二次探底。未来中国有潜在的金融危机,人民币未来有很大的贬值压力,但短期不太会。美国在加息之前也有一个很大的挑战: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需要瘦身,这一瘦身对股市冲击是很大的。全球经济联系已经发生变化,中美联系不像以前那么紧密,反而中欧联系加强了,美欧联系不那么紧密,美澳联系加强了。

未来十年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现在是金融去杠杆已经去了一半了,产业链去杠杆才刚刚开始,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全球最大泡沫是制造业泡沫。中国经济年不是底,年也不是底,年中国经济将见底,至少属于二阶拐点。见底之后,中国行业分化将更加显著。因为银行不良贷款是滞后指标,我上一次去深圳,有招行董事会秘书,还有万科董事会秘书,跟我们讲,银行业估值就是一个宏观指标,看好未来轻资产,服务业制造业。过去几年人民币对外贬值、对内升值,未来正好倒过来,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中国的大类资产一下子向下冲。也许人民币不贬,但其他如地产或者股市资产也要贬。这里面有个简单框架,这个框架来源于冲击模型,包括97、98年港币该贬不贬,那么其他资产就要贬;人民币当年该升不升,那么股市泡沫,未来要不人民币贬、要么股市贬、要不债市贬,资源价格资产架构是个替代关系,汇率也是资产的重要一类。宏观背后是产业链供给以及全球变迁,中国很多问题还是产业链问题。

总的来说,从大类资产投资来看,未来通缩的情况下,股市机会大于债市,而债市的违约概率也在增加。中国美国不一样,美国最大亮点是企业盈利比较好。总体来讲,未来处于战略观察期,去全球化也不要盲目海外发展,这样一个情况。谢谢大家!

此文发表于-06-1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校友大家晚上好!刚才主持人讲的三中全会,明天下午还会讲这个三中全会。其实来讲,经济的本身会有它的一定的逻辑性。即便三中全会有什么大的东西,也可以从数据上有一些分析。从今年来看,本轮危机下来,发动年2月,月9月份是高潮。今年过去了,实在来讲,对整个的一个全球的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一个宏观,还有数据,还有政策,整个的宏观的主题就是在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去年以来,我们主要是想给我们的股东单位讲,就是几个月讲一次,整个的发生一个变化,在今年就不展开了。今年的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的思维可能会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的WTO,去全球化,新全球化这么的一个概念,上海自贸区,第一代自贸区,第二代自贸区,是这样的一个概念。我觉得刚才涉及到的是一个全球发生的格局的变化,思维发生了变化。新的全球化我们即将展开。

在年哈佛大学教授有一个全球化的三堂悖论,叫做什么?全球化、国家主权、民主政治,这三者只能取其二,这个推论是非常残酷的。以后政治上必然向左,经济上也许下一步来算。推论也是非常简单,符合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判断,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第三季度就是高点,明年能不能保期还是一个问题,刚才有同志说能不能起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是不是下行。

消费利益也是不够的,还有消费能力。我想把天上的嫦娥娶回家,也是不可能的。从这些,我刚才是要维稳,经济增长好像稳住了。中国的指标方向不明,在过去是比较灵敏的。原来市场上的很多的工作分析,在这个库存周期现在在07年、08年是非常管用的,我们现在不是说去库存问题了,现在是去产能,过去10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发生在制造业的泡沫了。

中国经济的内需性增长不够,进出口的趋势下行了。看一下中国基础货币,货币起来了,经济增长下行,通胀引流是这么一个情况。而且对全球来讲,全球实际利率是上行,所以美联储一直不敢加息,美国一旦出现加息,美国的上行应该是个BP。美国的也是靠房地产,靠采矿业。是这么的一个情况。中国式通胀,你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况。中国先行指标表象。

我们看一下从去年以来内部,我们经常有一些故事,其实就是一个老板很多,我们叫大总统和小总统,小总统就是中国证券,大总统就是中投,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从去年以来,我们讲的,我们是看好欧洲,实际上今年以后,在欧洲投资比较低的,年8月份,超过美国的资产,是在年8月份,欧洲还可以,欧洲上个月复苏了,欧洲复苏的话,内需性的动力是很好的,是靠消费。再看德国,德国的竞争力,德国占了希腊的便宜,德国国外的出口定单,这个指标不错。实际上本轮复苏最好的是德国、英国、日本。英国是比较老道的。像本轮,包括当年英国没有加入欧元体系的,就是因为老道的货币体系政策,英国是比较老道了。日本的经济还是效果不错的,日本信心在恢复,日本的产业在稳健。我们看这个,其实安倍在这里好像可以,是这么一个情况。印度也不行了,印度下行了。为什么说这个呢?什么金砖五国,中国不能讲最好,最差,很多的概念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然后还有一些下行,巴西也不行了。

我们看一下美国吧。美国的复苏很不牢靠,这个增长是非常非常的脆弱,在未来可能有一个发散的过程。金融危机,是美元底部,现在走到今天,像美国的债务是分散。我们讲国家主权,包括中国,你实际上的是不是能覆盖实际的成本,这个是第一个要素,最不重要的是债务比。我们讲是日本,日本10年前也是分不掉的。所以能不能覆盖,就是这种发散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我看马云也讲了,未来的地方政府的收入,整个的最大的是不是能不能覆盖成本。这个是我最担心的,未来整个的是一个债务发散的这么一个经过。

我觉得这个我要讲一讲,我们现在的股东,年就是做一个内幕报告。当时是根据美国的互换利率的变化,当时是根据一个现金比,在这个市场不能正确的,给你互换,给了一个进价的市场已经困惑了。没有办法正确的定价,这个是一个金融危机的一个信号。在这个里面,你倒在这个水里,分不清谁是好,谁是坏的,就是混乱了,要出大问题了,这个是很灵敏的一个指标。我为什么把它叫做胡乱利率,就是在未来的1、2年加息可能是很少,因为美国复苏特别脆弱。但是年月份,美国当时BB级和II级,定价混乱,美国的大危机要来了。根据这种直觉根据这种生活的常识,那个市场,年下半年到08年初,美国市场已经不能正确定价II级和BB级这么一个信用逆差,但是也不能低于这个互换期限。我想这个宏观分析的三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一个实际利率,利率的期限阶段,利率的信用阶段。这样可以把整个的事件刻划出来。美国产业的变化主要是靠采矿业。美国的领先指标不行,美国的还是再继续下行。全球也是在下行,全球就业也不旺,全球银行还有零售业、服务业、IT业,这个是发达国家的对比。

我讲一下结论吧,结论也是很简单,就是这几个指标,我以前做图喜欢多做一点,这个还没有展开来讲,货币的形势是在往上走的。可能是一个思维关系吧,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近七年,但全球经济总体依然低迷,全球产业链再平衡进展缓慢,全球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全球去产能,去全球化,全球经济分化,全球货币体系的悄然变成。具体而言,全球复苏较好的国家:德国、英国、日本。金砖五国中,中国最不差,中国内部再平衡进展缓缓,PPI和CPI背离格局没有结束。CPI是通胀。美国产业链再平衡有所进展,属于战略收缩性。欧洲归来,欧元变性,欧元之前是风险货币,美元避险货币,现在欧元也变成了一个避险货币了,这个怎么弄啊?两个搞同性恋了,这个怎么弄呢?美国的中方国力已不足以支撑美元地位。这个就是很罗嗦的一件事。所以这整个的事件,阴错阳差了。

大家都预测,年之后,美国是一个女人国了,美国的主要掌权者可能都是女人了。中国的经济目前表象趋稳,但内生动力不足。居民可支配收入下行与CPI上行。就是这些简单的一个结论,就是全球的思维方式,对过去的思维方式肯定是要切换一下,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谢谢各位!

此文发表于-07-09

金融危机以来从年以来做经济的连续追踪,昨天晚上追到“18号报告”讲是全球公关,昨天晚上是一个夜话,今天是自贸区看中国改革。在过去一年当中,我在深圳浅海大概参加过将近九个月类似自贸区的建设一线工作,有一些体会。自贸区现在不太好讲,因为前面也讲了很多自贸区国际金融理论,那么我通过自己的体会可能理论东西不讲那么多了,讲讲自己的体会,包括对未来前瞻。

本轮危机发生在年2月份,到高潮是年7—10月,年15号实际是金融危机下半场,而最后是欧债危机。今天我们讲可能全球地缘政治的格局,包括全球金融国际体系可能遇到一些变迁,或者挑战。以WTO为框架的体系是不是必然的?不是必然的,都是历史的演化,这么一个基本性的东西。18号报告昨天讲了很多,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一些变迁,我们讲很多国家,包括土耳其很大很大的国家,以前还有一个罗马帝国存在一千多年,罗马帝国最后倒了有一个外甥女,罗马帝国外甥女到了俄罗斯去了,俄罗斯跟欧洲有联盟,最后成立一个东正教。大家都有一种渊源,我们讲本轮危机到今天我们观察,或者展望美元最大的货币体系遇到了挑战,很多体系来自一种信念。美元这种信念遇到一些挑战,国际产业体系需要再平衡。WTO框架现在不太适合全球新格局。我们讲本论危机是全球步行的产物,在本轮危机之前全球最大泡沫是什么?不是地产泡沫,是全球制造业泡沫,大规模的生产的东西,那种框架。所以本轮危机我们讲,去年我跟我们股东做内部报告的时候,股东就在那个重头,包括18号报告讲的去全球化,而不是全球化,而这个是再全球化,不叫新全球化。包括TTIP、TPP、包括自由贸易区,包括欧盟都是区域,从全球化到区域化非常简单的道理,我们看《三国演义》实际逻辑很简单,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这么一个情况,这是全球的背景。

WTO的背景主要是有形的货物贸易,全球制造业。我们讲新一代自贸区形势来讲是第二代自贸区,或者叫新一代自贸区,或者叫做WTO2.0版,或者按年代意义来说,这个自贸区称呼称错了,应该叫做上海自由投资区,而不是自由贸易区,因为有一个误会。加入新一代自贸区就不是WTO框架了,参照性发生变化了,以前我们都讲在早年都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哥白尼讲太阳是宇宙中心很多人要自杀了,适应不了了,其实就差不多,就是换一个框架。

新全球化,或者是第二代全球化是什么意思?新的多边贸易协定。这个贸易跟投资是两个方面,在有形贸易当中贸易跟投资是两码事,而且贸易和投资是替代效应,服务贸易、无形贸易中贸易是靠投资体现的,譬如说金融服务,譬如美发店,我们要享受美国人的理发服务,他必须投资美国人在上海开个理发店才能理发,他没法进行那种我们传统意义上贸易那个概念。以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开展这么一个习惯,这个领导表态了。9月19号王歧山讲推动全球价值,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上海自由贸易区叫做上海自由投资区,要不然别人有误会,服务贸易。

我们讲全球产业体系,本轮危机之前看现在所有的、包括全球的指标,制造业都在下降。过去WTO框架,包括中国好象在加工行业取得比较优势,好象比较那是基于人口红利,低端资源的耗竭。我们研究经济学可能不光光是狭义的经济效益,还有环境,还要考虑到我们的环境,大家在上海感觉不到,北京那不是适合人类居住,北京到上海心情很愉快,尽管上海也污染,起码它像个空气,北京那不叫空气。资源污染,环境污染,低端锁定,成本上升是这样情况。提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难以实现,我们讲本轮危机到现在为止复苏最好是德国,英国、日本。我们制造业不上不下,半调子,高端搞不过德国,甚至都搞不过日本韩国,低端搞不过越南,斯里兰卡。干什么事情不能做半调子,要么做高端,要么做低端,构件全球价值连,是服务业的价值连,而非制造业。我们制造业是低端,低端你搞不过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就是这样不上不下。

服务业最后还有一个结论性的东西,我们讲讲WTO20.版。WTO2.0版就是自由投资区、自贸区、自由服务区三位一体,我们现在是讲去全球化,过去全球严冬的,我们做宏观分析师,其实07、08、09年非常好分析,一个大变量那时候写报告很轻松,现在你要分析起来一个个就多了,变量多了,这么一个情况,看起来好象07、08年金融危机其实好预测,那是一个变量,是这么一个习惯。

新一代自由贸易区概念不一样了,过去是低端锁定,是制造业,工序的一个分工。全球价值连分工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环节,体现的是普世价值。新兴的全球化是普世价值,刚才我讲我在深圳浅海一线亲自参加了深圳浅海搞离岸金融,自贸区,但是没有提自贸区的概念,如果真的要搞这种离岸金融需要什么?需要一国两制,把浅海承包过英国,把上海自贸区承包给德国,或者美国,不要承包给日本。没有一国两制这个离岸金融不可能搞成。这是我自己亲身的经历,全球价格连分工,医院、教育、健康养老,我们是结构性不平衡,一方面制造的产品供给无限,一方面小孩上学,看病,这种以人为本普世价值相关的产业供给远远不足,全球供给不均衡,区域不均衡,过去是制造那是过去70后、80后民工比较老实,90后你让他干活,他才不干,90后你分不清楚谁是城里小孩,农村小孩,不干了,都愿意做服务业,遇到酒店做个服务员干净的,卫生的,我们90后这些小朋友都做过调研。

国际形势:美国的一体两翼。美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想搞NAFTA、TTIP,和TPP,以期树立全球经贸新秩序,中日韩自贸区进展缓慢。中日韩自贸区肯定也谈不成,我看过美国一些内部的教材,当年基辛格给美国的精英写的教材,美国防止德国跟俄罗斯结盟,防止中日结盟。如果德国跟俄罗斯结盟那就完蛋了,二战之前,共同瓜分世界,是这样。中美可能还能谈成,这个实际就是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但是还有一个情况能搞成的,譬如说中国跟非洲,中国跟东南亚。刚刚参加了商务部搞的《第四届国际投资论坛》,他讲的是对外投资,反向的FDI,就是跟东南亚这些国家。事实上我们讲的中美经济联系都紧密,中国跟美国双向的直接的FDI少的可怜,跟欧洲也少可怜,当然跟欧洲在上升,跟美国也没有在上升,无论增量,还是流量,还是忖量中美双向的FRI,特别流量这块增长非常少。我想中国也在那个环境下,全球体系的情况下中国可能要求与自己地位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也就是恢复这个话语权而已。由于以前大陆和台湾内讧,内讧了多少年,恢复了这个话语权,我们本来就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都是忘了这一杈,实际我们要派两个司去东京。

我们讲国内形势全球分工的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什么叫做低端锁定?购物街的妈咪(音)经常骗小姑娘,你来做几年小姐,做完了之后再从良,这个不现实的,你做了几年小姐,一日为娼、终身为妓,是这样的。中国吸收FDI和对外ODI仍以制造业为主,这由处于路径依赖,而这是低端锁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总体上处于全球低水平,这些都有数据,我没有展开。国内庞大的消费力尚且没有充分释放,服务业开放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如果这个国家环境稍微好一点,能够享受到服务,何苦要离乡背井。我了解过很多人80从国外回来中国来居住,毕竟是多年的文化熏陶,习惯等等。

打造服务业全球价值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王歧山公开表态过这么一个情况。你感觉整个外交发生变化,包括李克强到东南亚去跟以前不一样,现在东盟我们中国可以提供安全服务。什么意思?可以派兵保护。我们以前写一个内务报告,我记得是两个政治局常委批的,但是我们讲人民币国际化不要光谈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跟中国企业全球化是一体的。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我们金融人不要单边抱团,要出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宏源证券以前弯道超车出了问题了。什么叫弯道超车呢?我写个文章媒体不敢发,我说学老乌龟慢慢来。当然我们声音比较微弱一点,但是在40年前慢慢结束了一个什么叫做从容,什么叫无为而治,什么叫慢一点,慢一点可能是好事。包括年我们上学时候都搞快了,着急了一点,要慢慢一点,要讲究策略。

改变方向刚才讲了,上海自贸区不是贸易自由化,而是投资自由化。因为投资是服务贸易的载体。我们讲金融业很高端,它是金融服务业。服务业的FDI引入和促进ODI,促进对外投资,中国对外投资很简单可以是ODI也可以。双向投资成为一个新特征,而且它叫中国挂号上海自由贸易区,而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也不是上海自由贸易区,就是中国挂号上海自由贸易区是这样的情况,它一个是政府职能转变,实际不是不监管,政府职能转变,他是制度创新,而非制度优惠。我记得我去咸海做项目,第一次反应你这个提法不对,叫做特区的特区,不对,现在没有特区了。第二个,你号称东方的曼哈顿,我去过曼哈顿,你都没有教堂怎么能招商引资呢,上海自贸区能不能作为离岸金融看他有没有规划教堂,伊斯兰教搞一个教堂,伊斯兰很有钱搞一个教堂。包括我们政府以前招商引资他不了解跨文化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很难。自贸区的税收、投资都没有那个,接下来是制度创新。

新全球化会树立新的全球投资贸易规则。本轮危机以后尽管美国还是老大,其实还是伤了不少元气了。我们讲美国亚太东夷,实际上是虚幻一下日本人看着美国,日本人把美国吃透了,实际美国在慢慢放弃抵抗,所以日本比较着急,中国跟日本在未来好不起来。包括前一段时间美国要打,美国是年要打伊朗,但是没有钱,美国次贷危机了,后来打叙利亚,叙利亚我记得两三个月以前我在证券公司的时候说打不起来,不要那么复杂,美国没有钱,他马上10月17号债务上限就来了,债务上限过两天又来了,没有钱。什么叫做财政呢?我们上海研究院原来翻译了一本书叫做《自由依赖与税》,无论自由、民主、法制什么都要写,是这样的情况,当然钱是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去全球化与全球价值链地位使中国赶上一个机会,中国不出现挑战全球秩序在新的国际秩序当中有一席之地。设立自贸区是制度创新与改革的窗口。那么新全球化本质是普世价值。我们回顾一下年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提出全球化的“三难悖论”:深度全球化,国家主权,民主政治三点只能显效,那么我们展望中国的格局只能这样走,国家主权不能放弃。只能是政治上向左,经济上向右,可能是以后的常态,常态不是一个过度,这个就是讲的自贸区,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吧,切换一下思维吧,就是一个展望。

从过来人经验看,如果你要搞自贸区也好,离岸金融也好必须搞一国两制,我们是在浅海、上海画一圈,中国比较成功的地方譬如澳门、香港都是殖民地,在年有个作家讲过中国要做年殖民地,当然这个比较反动,这个不是我反对的意见,就这么一个意思。就是上海自贸区看中国的改革,就是一个普世的价值,没有普世价值这个改革很难很难推动,有些话就不便再讲,普世价值国际惯例是这样的情况。谢谢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inews.com/ywjf/913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