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疯的中年人已经不多了

时间:2021/8/1 10:32:28 来源:减肥_专业的减肥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咨询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01

人到中年,环顾四周,会惊愕的发现:还没有疯掉的同龄人竟然已经不多了。

曾经聪明活泼轻松考上的同学们,竟然开始信谣传谣、偏激低智了,你总能突然看到他们,就在30+之后的某个时刻,毫无征兆的就疯了:

开始转一些秀智商下限的时事文章和婚恋成功学、沉迷于各种收智商税的“知识付费”、做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荒谬行为……其间的狭隘民族主义之高昂、与常识背离之离谱、思维之尴尬、两性观点之耸人听闻,让我惊呆不已。

当年咱们扎扎实实9年义务教育+4年正规大学培养的科学理性之思维、常识和普世理念,是都随时间溜走了吗?

难怪老一辈人都说36是个大劫,我们老家那边过36岁生日都是要摆酒宴的。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到36还能不疯的中年人,原来真的不多。

中年人的种种疯症,其实都是源于:急了。

都30+了,我还这么穷

都30+了,我还没有爱过(更糟糕的是,我TM还已经结婚了)

都30+了,天啊我要老了、我不要老!

眼看着生命中最黄金的时光正在光速溜走,时光不再,啊,时光不再。时不我待,这是我人生最后的机会了,不然过了30(35,40,45)岁,我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于是疯症就开始了。

02

当中年人为了自己的“穷”或者“孤独”“迷茫”而焦虑时,他们大概率会开始迈入“知识付费”的潮流。

“知识付费”是这些年的风口,我肯定它的价值,因为它让人们接收知识更便捷、更公平,亦让知识值钱了起来,这是对知识输出者的价值肯定——

然而,太多知识付费,其实价值极低甚至有害,这种知识付费往往具备这些特点:

动不动就叫**大学、**商学院(你也好意思)

讲课人往往有一大堆骇人的头衔,比如:福布斯10大创业青年,奥斯卡10大新贵,山西省10大优秀中青年,18岁获得千万融资,二胎宝妈月赚万。(你这么厉害,福布斯/奥斯卡知道吗?山西人民知道吗?梦里的千万百万吗?)

课程内容往往是一些成功学、经济学书籍的肤浅拼凑和加工

比如我最近发现的,在鸡娃圈很火的一位“名师”:

——就这种简介和宣传,以及放大了看时张艺谋和李老师小臂之间那不自然的过渡,多么明显的智商税,况且一查原来这位李老师还因为“私刻公章、假办作文大赛而诈骗钱财”在荆门坐过牢,就这种,居然还在带娃圈火了起来,辅导费动辄上万。

我有一次感慨了一下“果然高等教育、国民素质普及率还是远远不够啊”,结果对方来了一句“这叫下沉市场”。

直到后来我发现我的很多曾经也是见闻广博、心思清明的同学们,竟然也成了“下沉市场”,我才意识到疯了的人竟然这么多。

困于现实的广大中年人们,急了、慌了,正期待一根救命稻草时,知识付费恰巧经过,于是如遇见爱情时的电光火石一般,他们就这样疯了。

张口闭口就是“私域流量”,“赋能”,“思维升级”,“闭环”,“孵化”,“女性成长”,等我满怀好奇和憧憬的去瞻仰时,发现原来是在朋友圈卖三无产品,3天治好痘痘,花2万年轻10岁,3天速成美牙师,1节课让你收获完美夫妻关系。

专业牙科医生都明文不推荐的贴面美牙,竟然开始风靡美容院和朋友圈,号称3天速成的美牙师,毫无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2小时送你一口假白牙、以及一生无法修复的永久性牙齿损伤。

而且这种“疯”真的是突然的,让人猝不及防。这种“疯”不是为爱疯狂里面浪漫的“疯”,不是追逐梦想的激荡的“疯”,而仅仅是病理意义上的那个“疯”。

我有个同事刚离职,离职当天就发圈说她找到了个财富自由、时间自由、惠及大众的高科技大项目,第二天就在朋友圈开始卖减肥药刷屏。

一个昨天还在上市公司做着上百亿海外项目、天天跟一帮硅谷精英斗智斗勇的职场人,就这么毫无征兆、不需过渡的,开始卖起了反常识的减肥药。

做微商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堂而皇之的不顾减肥常识,一天发起码几十条的反常识朋友圈,收着智商税,曾经真正的朋友资源被消耗殆尽。

03

其实上面这些突然就“疯了”的中年朋友们,究其病根不仅仅是“急了”,更是“懒”。

他们看似勤奋,天天上着各种知识付费的课,天天发几十条卖货朋友圈——这些事情都是典型的「假勤奋」。

他们未尝曾经不知道,知识的积累是需要年复一年下苦功夫的,发财是需要能力的积累、大量时间精力脑力的付出和际遇的——而这些真正有效的方法都是缓慢的、艰辛的,他们懒得去做,所以他们才希望通过一堂课实现暴富。

真正要做下来优质客户,是需要你常年用心维护客户关系、精进你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但这些真正有效的方法也都是缓慢的、艰辛的。他们根本懒得去做,他们甚至懒得去写一条用心的文案,只是复制粘贴,每天发几十条朋友圈,做着这种看似无比勤奋、实则无比懒惰的销售。

真正要比同龄人年轻10岁、20岁,除了适度和谨慎医美,更重要的是你常年的作息、饮食和情绪。可是每天早睡早起、数十年不喝奶茶不吃炸鸡、天天撸铁跑步——这些枯燥的日复一日的坚持何其辛苦——所以他们懒得去做,眼看着脸垮了,就开始过度医美、整容上瘾,最终生产出来一张垮得更快的流水线low咖审美脸。

04

如果以上说的沉迷于知识付费和整容上瘾还是轻度疯症的话,我还见到了一些更灵魂层面的疯。

比如我在健身房认识一个在深圳有几栋楼的富婆,不愁钱了,于是开始愁爱了,觉得和老公之间“没爱了”“冷漠”了,于是去参加了一堆“灵修”“佛法”班,花几万几十万跟一个**转世的高人师傅,到个山谷里绝食打坐,感受宇宙的光和爱,进而重塑人生,重新收获老公的爱。

后来过了一阵,她说其实没用。于是去参加了一个“亲密关系”培训班,看了她手机里的视频后,我当时就震惊了。

因为上课内容是百分百已经踩了“聚众淫乱”的红线了,此处省略一万字。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一群30+40+50+的中年女人们,被老师教“解放天性”,方法是跳脱衣舞(真的是不穿哦!!)、各种尴尬的呻吟和互摸,富婆说导师说这样能“打开自我、收获完美夫妻关系”。

……

我倒是认为解放天性和解锁姿势着实重要,但你丫就不能找个优质男人、关上门去切磋吗?你又不是要做性服务业,就“导师”那夜店气质能教你个啥?性魅力和夜店风那是两回事好吗。

不就是个男人吗,何至于如此殚精竭虑、无所不用其极。两性之间的互相吸引本就是与生俱来,你自信、自立、自爱、自顾自的美丽就够了,自然有你的菜愿者上钩。

这些疯了的中年人,最终都会发现,上各种野鸡商学院并不能暴富,上各种牛人大师课并不能让你顿悟得道和快乐,敢于当众脱衣了并不能让你老公性致更高。

然后当一切「假勤奋」以无用告终,他们会疯得更入骨髓,比如:他们会把自己未曾实现的人生愿望寄托在娃身上。

05

同学们呐,咱都是中年人了,要有点深度、定力和个性。

当你要“疯”的前夕,要知道你即将做的这件疯事,大多是潮流和压力驱使,而背后本质上都是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造势,小到减肥药、整容、成功学,大到是否真的有必要结婚、生娃、以及怎么养娃。

看了大量中年人疯了的例子之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

踏实工作,慢慢生活,一步一个脚印,正常的渡过中年——能做到这点,你基本就可以不成为「疯掉的大多数中年人」中的一员了。

早睡早起,每天运动,控制饮食,洒脱善良,乐观平和——能做到这点,你会发现,你已经把你的同龄人远远甩在后面了,无论皮相还是灵魂。

中年人,哪有胜利可言,别疯,意味着一切。

我是唐小西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inews.com/ywjf/1012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