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管理的坑,几乎人人都跳过

时间:2021/5/28 3:25:40 来源:减肥_专业的减肥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白癜风应吃什么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528069.html

管理者和优秀的管理者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常识君

有话说

作者:蔡不蔡

来源:我是Ladr(ID:Ladrandladrship)

01

比起辞退,更想改变下属

面对可以完成工作、但常常无故迟到的员工,你会怎么做呢?

先讲一个故事:

我本人曾经有过一段做项目经理的经历,当时带着团队入驻甲方,做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团队同事T负责文案,而故事就从她开始:

首先,这个女孩给人自由散漫的感觉,我正式入驻是在团队进入甲方公司1周之后,但是刚到岗,我就收到了甲方的投诉。

大意是说这个女孩不仅天天无故迟到1小时以上,还在工作的时候做私事,和另外一位同事有说有笑。

当时我们和甲方团队是在一起工作的,甲方投诉说,这不仅影响了我们这个团队,还给他们的团队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我才刚刚入驻甲方,对情况不了解,所以我决定给这个T同事一个机会,收下甲方的投诉并致歉后,和T简单重申了一下纪律,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KPI上。

我会提前给出一周工作目标,每天早上还要重复一下今天的任务和截稿时间。客观来说,这个女孩没有拖延过,作为文案,她的稿件质量我是满意的,而且投放到市场上效果算过关。

但是,就迟到问题,在我们已经沟通了两次以上后,她还是没有改变。

我虽然是项目部经理,但我上面还有领导,也就是团队总监,他一般两周一次以及重大活动之前,会来甲方公司旁听我们的会议。

连续两次总监来旁听时,同事T都迟到了,这就引起总监的不满。

总监和我沟通的时候,我相对客观地汇报了情况:迟到确实存在,要改,工作质量还可以,所以建议再给机会再观察。

可事情并不像我预想的那样,一周后,T跑来跟我哭诉,她被辞退了。

我知道这个消息也很意外,马上打电话给总监。

总监说,甲方对我们的工作基本是满意的,尤其是对我,觉得很负责,但是T确实屡教不改,对于甲方和我们公司来说,替换T的成本并不高,但如果双方因为这个人经常做这种低效沟通,就会影响我们公司的形象,最后可能会失去大客户的信任。

T是我经历的第一个“辞退事件”,说实话,我不是没有想过让她走,但是比起承担辞退团队成员这样的“恶名”,我更想去改变她、提高她,说到根本上,是我的脆弱和逃避。

但是比起我的感情用事,更重要的是我的失职。

作为管理者,做事、思考的出发点,都应该是“组织人格”,而非“个人人格”,因为管理者始终要对团队的成果负责。

作为项目经理,在面对T的问题时,我更多的是个人人格,而不是应该有的组织人格,凡事以组织利益为决策的出发点。

还有,某种程度上,是我的错误导致了T被辞退:两个企业的文化不同,在我们公司(移动互联网企业)加班很常见,很多时候迟到也能被原谅,但甲方公司不会这么想。

而我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接纳程度,用所谓的“工作质量过关”掩盖“工作态度有问题”的事实,而应该以我的上级——甲方公司、我方总监的评价标准,为我工作开展的评价标尺。

事情过去后几年,随着我的阅历增加,我发现和我犯同样错误的初级管理者不在少数,面对不合适的员工,管理者常常是这样:

首先想到的是改变员工,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自己曾经的选择;

把心思花在改变下属的工作方式上,而不是给他调换到更合适的岗位或者干脆辞退;

比起辞退这种“得罪人”的选项,大部分管理者感情用事比例很高,放弃了“团队利益第一”的组织人格。

插座学院CEO何川曾说,创业3个月的时候,第一次辞退员工,他自己难过的躲在会议室哭。

但即便是这样,他仍然相信“辞退一名不合格的员工,是一名管理者走向成熟的第一课”。

所以,请记住,组织利益是一切的出发点,管理者必须以“组织人格”而非“个人人格”处理工作问题,而当发现一个员工与组织利益相悖时,负责任的思考是:团队真的需要这个人吗?

02

总想一次证明自己

许多资深的管理者会说“人是很难改变的”。

那么“既然改变不了别人,我就努力证明自己”,这条思路看起来没有错,但如果用力过猛,常常事倍功半,而这也是初级管理者会掉的另一个大坑。

在一次管理研讨会上,一位创业4年的CEO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经历:

某年10月,公司决定继续在开年举办迎新大课,规模超过一千人。

会做这个决定,是因为前一年的迎新大课举办得非常成功,CEO很希望这一届大课不仅可以延续上一年的成功,还可以继续在行业发声,让公司在领域里持续获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inews.com/ysjf/937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