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60213/4769999.html
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西医学的单纯性肥胖症可参照本规范治疗。
为提高该病疗效,规范我馆诊疗流程,参照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制定的《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年)以及卫生部疾控司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年),在我馆长期临床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该病中医研究成果,制定我馆该病中医诊疗规范。
1诊断1.1诊断标准
该病的诊断及危险程度判断如表1所示。
表1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
注:为了与国际数据可比,在进行BMI数据统计时,应计算并将体重指数≥25及≥30的数据纳入
BMI(体重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
腰围: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1.2鉴别诊断
本病应通过相关检查并结合病史与继发性肥胖、医源性肥胖鉴别:
(1)继发性肥胖:常见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导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等,分别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疾病而致。
(2)医源性肥胖:常见于使用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酚噻嗪、三环类抗抑郁药、胰岛素等的患者。
1.3相关检查
肥胖病人一般应做相关检查,以便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明确是否存在并发症,并明确肥胖的病因。
(1)测定身高、体重、血压
(2)生化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胰岛素、皮质醇,肝肾功能,测定抗利尿激素,测定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
(3)影像学检查:肝脏B超
(4)心电图、心功能、眼底及微循环检查
(5)必须要时行其他相关检测
2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措施,通过中医内外双疗治疗该病。
3辨证论治3.1辨证分型
(1)痰湿内蕴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肢体困倦,脘腹胀满,舌胖质淡,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消积利湿
方药:消积利湿方加减
(2)脾虚湿蕴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肢体困重、脘腹胀满、纳差食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腻、脉缓或濡细。
治法:健脾利湿化痰
方药:健脾利湿化痰方加减
(3)湿热内蕴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嗜食肥甘、口臭口干、口渴溲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痰
方药:清热除湿化痰方加减
(4)肝郁湿滞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善太息,口苦咽干,纳差腹胀,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利气
方药:疏肝利气方加减
(5)气虚湿蕴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神疲乏力,动则气短,肌肉松驰,舌淡而胖,脉濡缓无力。
治法:益气健运
方药:益气健运方加减
3.2营养和运动治疗
制定科学、合理、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和“中医饮食瘦身方案”。
3.3认知和行为干预
通过健康宣教改变患者对于肥胖和体重控制的观点和知识,建立信念;同时鼓励患者采取有效减轻并维持体重的行为措施。如,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如饮食日记),控制进餐过程,强化认知的技巧等。
3.4其他特色疗法
(1)药茶疗法
依据患者临床辨证分型,给予消积利湿茶、健脾利湿化痰茶、清热除湿化痰茶、疏肝利气茶、益气健运茶等饮用。
(2)贴敷疗法
依据患者临床辨证分型,给予减肥贴敷综合治疗方、消积利湿脐贴方、健脾利湿化痰脐贴方、清热除湿化痰脐贴方、疏肝利气脐贴方、益气健运脐贴方等外用贴敷治疗。
(3)三联推拿按摩疗法
辨证分经取穴,使用刮痧减脂膏刮痧治疗。
(4)经络养生导引术
通过每天行中医养生导引法,减少患者久坐时间,增加运动量,舒筋活络,促进气血运行。
4现代医学治疗合并严重疾病或须行西药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或及时转诊到相应医疗机构就医。
新媒体编辑:师莹
审阅校对:李煜、何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