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是控制肥胖的关键所在
■节能基因的减肥机理还待研究
虽然文明世界一直在宣传肥胖不利于健康,但是目前美国仍有60%的人超重,其中有30%的人被视为不正常的肥胖
近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种与控制体重有关的酶这种酶叫scd-1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将老鼠身上的这种酶去掉后发现,这些老鼠即使在吃得比正常老鼠多的情况下仍可保持“苗条的体态”这说明,人体需要这种酶以帮助贮存脂肪如果除去这种酶,大部分脂肪将被加快了的代谢过程迅速消耗掉
或许能帮助人们吃得少一些,并减少对零食的兴趣
1994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叫做莱普丁的化合物当时科学家们认为,莱普丁能够改变人体内的“节能”基因因为莱普丁需要借助脂肪细胞被释放出来,脂肪细胞越多,释放的莱普
而墨西哥的印第安人由于当地食物比较匮乏,且人们多从事体力劳动,所以比亚利桑那州的印第安人要瘦,而且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低得多尽管墨西哥印第安人有着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当拿他们与一般人群相比,墨西哥印第安人的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病率仍比较高这说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固然很重要,但基因却是控制肥胖的关键所在有人将此归咎于快餐的流行,也有人认为这都是贪吃惹的祸然而,最近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是否超重或过胖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
减肥意味着对抗人体上万年进化而来的控制系统人体本身所具有的控制系统能保证人在食物摄入量剧减的情况下仍维持身体的各项功能科学家发现,基因的这种适应力并非人人相同,而是因人而异为了证实这种差别,研究人员挑选了两个印第安人部落作为研究对象一个印第安人部落生活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另一个部落生活在墨西哥亚利桑那州印第安人的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率一直很高,大约50%的人患有糖尿病,同时他们的胆固醇也很高
尽管基因能够最终说明为什么有人容易发胖,而有人则可以一直保持较瘦的体形,但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的研究尚未产生出能够对减肥起到实质性作用的临床结果从事这项研究的认为,就目前而言,至少还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将基因用于肥胖症的临床治疗目前要想减肥还只能依靠控制摄入食物的热量、锻炼和一些能够帮助控制食欲的药物
■基因减肥还需5年时间
在探索基因减肥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又分离出一种叫做pyy3-36的短期荷尔蒙这种荷尔蒙是在饭后由小肠壁上的细胞分泌出来的它能给大脑管吃饭的神经发出信号,表示吃饱了,因此能减少进食的欲望一项小型实验证明,接受注射这种荷尔蒙的人的食欲,在接下来的24小时之内,比只注射安慰剂的人要减少三分之一研究人员认为,增加这种荷尔蒙的摄入
在对上述两组印第安人进行对比研究后,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叫做“节能基因假说”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有些人生来就具有像本田汽车那样的代谢能力,即能够用很少的“燃料”走很长的路从减肥意义上讲,另外一些人则比较“幸运”因为他们的代谢能力就像一辆十分耗油的老爷车,容易将体内的“燃料”快速燃烧掉,从而保持了苗条的身材
■基因也影响人的锻炼意识
另外一个决定人是否会肥胖的因素是人的活动量但是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是否愿意经常保持活动也取决于他们的基因研究人员在研究发生突变的基因中发现,某些发生突变的基因可以使人染上不爱动和嗜睡的习惯实验结果表明,一般来讲,当把一只正常的老鼠放入带有转轮的笼子里,老鼠就会跟着转轮跑但是如果将一只基因发生突变的老鼠放入同样的笼子,它就不想跑经测试,这种老鼠的体力与其它老鼠并无两样,但它们就是不愿动弹
丁就越多在正常情况下,当大脑受到莱普丁的不断刺激后,就会认为体内已储存了足够的脂肪,于是就会发出抑制食欲或停止进食的信号但是这种信号在某些超重者身上没有作用,所以,它的“减肥机理”仍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研究结果表明,在减肥过程中,虽然毅力很重要,但我们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却是由基因决定的此外,是否喜欢锻炼也与我们的遗传基因有关
不久以后,科学家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里又找到第一个控制饥饿的荷尔蒙它能刺激人产生饥饿感,也会让人更加贪吃,食物摄入量比平时多三分之一科学家发现,减肥者在大幅度减轻体重之后,血液中的这种饥饿荷尔蒙会增加这恰好解释了长期保持减肥效果为何那么困难的原因然而科学家们认为,这种荷尔蒙能够治疗肥胖症以及那些因丧失食欲而面临危险的病人,如癌症患者
科学家最新发现,基因决定你是一辆“节能车”还是“老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