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
-------------------------
文/颜湘君
01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纨绔原为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后特指富贵人家的不肖子弟。
从古至今,英雄豪杰总要经历千锤百炼方能成功,富贵人家娇生惯养之人则难成伟业。
纨绔又写作“纨袴”。
纨,本意是细绢。
绔和袴音义形皆同,原指古代穿在腿上的开裆裤。
古代服饰为上衣下裳或者深衣连属形制,宽大下垂,刚开始没有裤子,后来为了保护腿部出现了穿在小腿上只有两个裤腿的开裆裤,再演变为连裆裤。
富贵人家子弟穿的裤子是用素绢做成的,可见其生活的奢华。
02
《汉书·叙传》记载:“(伯)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
颜师古注解说,纨是素绢,绮是细绫。
用细绫做的上襦,用素绢做的裤子,这些都是贵族子弟的服装。
王姓和许姓是汉朝皇帝的外戚。
班伯德才兼备,志向宏远,他身处在贵族子弟之间,并不感到喜悦。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云:“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贵族子弟从不用担心生活,饱读诗书之人却误了前程。
诗人对当时社会贤愚倒置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批判。
03
“纨绔”又常常与“膏粱”连用,本义为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怀帝》:“晋武分诸王使典兵,晋不竞矣。彼皆膏粱纨绔之子也。”
指出晋武帝大肆分封同姓诸侯王,埋下了晋朝覆亡的祸根。
《红楼梦》第三回,作者对第一次出场的贾宝玉的装束和神采作了渲染,又写了两首《西江月》批贾宝玉,其中一首:“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词句看似嘲笑和否定贾宝玉,实质上是对他的褒扬。
04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安公子被救之后,打探恩人的姓名和来历,姑娘说:“我只得靠着这把刀,这张弹弓,寻趁些没主儿的银钱用度。”
安公子不解,姑娘道:“你是个纨袴膏粱,这也无怪你不知。听我告诉你:即如你这囊中的银钱,是自己折变了产业,去救你的令尊,交国家的官项,这便是‘有主儿的钱’。至于那些贪官污吏、劣幕豪奴、刁民恶棍,他们的钱都叫作‘没主儿钱’。”
原来姑娘是劫富济贫的侠女十三妹。
05
李渔《无声戏》第十一回“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单龙溪出外做生意,晚年病死他乡,同行的长孙和次子弃他于不顾,争相溜回家中挖单龙溪留下的财产,后因争财斗殴先后死去,只有叫百顺的义仆前来为他送终并扶柩归葬,作者写道:“所以人的孝心,大半丧于膏粱纨绔。”
中国有句俗话:“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纨绔子弟耽于逸乐,不知世务,最终是要败家的。
所有写手以及栏目约稿。三个月内发表的作品,可附带个人简介投来,如有版样图或投稿邮箱更佳,写手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权威治疗白癜风中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