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以气虚为主,若兼阴阳失调,可有气阳虚或气阴虚,病位以脾为主,次为肾及肝胆,亦可及心肺,但总以脾肾气虚为多见,肝胆疏泄失调也可见。
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有兼血淤、气滞者。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表现为复杂多样的证侯。应详察证侯、舌、脉,抓住重点,精确辩证,精心遣药,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在中医减肥治疗中,一定要树立整体观念,结合个人体质,严格掌握辨证论治的原则。
一、肥胖症的中医分型
年10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病学术会议,经广泛酝酿讨论制定中医分型标准,并经年11月武汉会议修订,单纯性肥胖病分为5个型。
1、脾虚湿困型:
其主要表现是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舌淡苔薄腻,脉沉细。
2、胃热湿困型(湿浊内阻、郁久化热)
其主要表现是头胀头晕,消谷善饥,肢体困楚息惰,口渴喜饮。舌苔腻微黄,脉滑小数。
3、肝郁气滞型
主要表现是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质色暗,苔薄,脉细弦。
4、脾肾两虚型(脾肾阳虚)
主要表现是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冷。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5、阴虚内热型
主要表现是头昏、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舌尖红苔薄,脉细数、微弦。
以上五型,在一般肥胖者中是较普遍的表现,但在实际诊疗中,表现可多种多样,不同的年龄、性别,以及身体状况可有不同的表现。
二、肥胖症的治疗法则
治病必求其本,抓住本虚标实,本应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脾为生痰之源,治疗以健脾化痰,利湿通腑为总则。具体归纳以下治疗大法。
1、化湿法
用于脾虚湿阻型,以神倦乏力,胃口欠佳,胸闷憋塞为主要表现者。代表方剂有二术苓四汤。
2、祛痰法
即祛痰化湿法,主要用于痰浊阻遏、阳气被困所致头重如裹,胸满痞塞者,根据肥人多痰的理论,化痰湿是肥胖症的一个主要治疗原则,常贯穿于其治疗过程的始终。代表方二陈汤。
3、利水法
用于水湿停滞型,以两跗浮肿,或尿少浮肿,腹满便溏为主要表现者。代表方剂是五皮饮和导水茯苓汤。
4、通腑法
肥胖患者平素嗜好烟、酒,大便干燥,或习惯性便秘,淤浊积蓄,腑气不畅而伴有腹胀、胸闷、憋气者。可用调胃承气汤和防风通圣散。
5、疏利法
主要用于肝郁气滞型,肥胖患者症见口苦烦闷,妇女月经不调,经闭或经前乳房胀等。可用疏肝利胆法,代表方剂大柴胡汤和逍遥丸(散)。
6、健脾法
常用于脾不运化所致神倦乏力,少气懒言,或大便溏薄,纳食不佳者,健脾法是重要法则,其代表方是异功散和五苓散。
7、消导法
患者兼有饮食自倍,食后胀满,舌苦腻者;或食少而肥者,常佐以消食导滞,促进代谢,用保和丸。
8、温阳法
病久,年龄偏大者,症见怕冷,腰酸,四肢沉重。嗜睡,湿盛,属脾肾阳虚者。宜温阳利水,常用济生肾气丸及苓桂术甘汤。
9、养阴法
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临床表现为相对阳亢,多见头昏,头胀,头痛,腰痛酸软,面部升火,五心烦热,口干,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或微弦。可用知柏地黄丸和大补阴丸治疗。
临床治疗还要标本兼顾,主从结合,综合治疗,多主张两种或三种治法参合运用,但用药又不能过于繁杂,才能收到最理想疗效。
?减肥用药注意事项:
需要说明的是,肥胖本是属虚,同时又有湿、痰、水、淤等邪实内聚,气虚与痰湿是本病的关键。因此,立法用方要全面考虑,以上所列方剂必须随证加减,辩证施治。
前述9种治法,常常两种或三种结合运用,如健脾与化湿同用,温阳与利水同施以及配合活血化淤等其他治法。同时还要注意用药剂量的调剂。
。但对体虚病人,用药要轻灵,防止药伤病体,速则不达。在减肥治疗中,出坚持较长时间的服药以外,尤应注意饮食调节,如不要吃过饱,以清淡食物为好,多食富含纤维的素菜,以利排泄。还要坚持运动,防止能量积蓄。
?
三、减肥期间,注意事项:
1、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一般至少为2-3个月以上,过短的时间,往往对健康不利而且会带来强烈的反弹。
2、每周减去1-2斤比较合适。就是体重的2%,快速的减肥方法健康的没有,不健康的很多。但是不健康的快速减肥方法90%以上会以快速的反弹而告终。减肥的成功秘诀其实就是一个生活习惯的改变。减肥的唯一定律就是少吃多动。
3、极端的节食或者是只吃一些蔬菜水果,当然可以消耗脂肪,但是同时也在体内产生大量的毒素,日常人体所需要的基本物质得不到充足供应,对健康极为不利。
4、减肥期间,可配合中医针灸、推拿、火罐、刮痧、中药等方法,一定要配合适当的运动,如步行、游泳、户外运动等,每天至少坚持运动45分钟以上,同时控制饮食,减少糖类、脂类等热量大的食物的摄入,同时改变饮食结构,不喝太多的碳酸类、含糖高的饮料,同时配合运动,这样持之以恒,才能起到科学减肥、瘦身的效果。
参加齐鲁儿推论坛妈妈微课堂(公益)
请加丞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