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有病?
电子设备让青少年更轻松接触游戏当地时间17号,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把“游戏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用意虽好,但真正执行起来可能会差强人意,你还记得戒除网瘾学校吗?
为了避免混淆“爱玩游戏”和“游戏成瘾”二者的概念,请务必给这种精神疾病以一个更精确的描述。
治疗网瘾?
“治疗网瘾”出发点是好。但是这种用意良好的事情,执行起来往往面目全非。专家刚说“网瘾是坏事,要戒”,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并非要子女合理使用互联网,而是直接拔下插头??。更有甚者,直接送进所谓的“戒网瘾机构”。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要把网瘾列入“精神疾病”,年11月,医院陶然主持制订了《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首次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病范畴。从此,各种没有正规医疗资质的戒网瘾机构兴起,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地带,鱼龙混杂。
而在世界卫生组织这种权威组织,宣布将游戏障碍列为成瘾性疾病后,对于电子游戏的偏见恐怕不会减弱,还会加深。
杨永信曾因“网瘾电击疗法”备受争议
01
学习不好?游戏可不背这锅
各类游戏向青少年提供娱乐的同时,也给家长带来一种错觉:我家孩子本该上北大清华的,都被游戏耽误了。
大多青少年????都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唯独面对枯燥的课本提不起兴趣,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例外的自愿的别人家的孩子。事实上,即便没有电子游戏,孩子也会寻找其他娱乐方式,而大多数家长只会喊“CUT”。
所以《龙族》、《大主宰》、《何以笙箫默》流行于学生之间的时候,父母防止沉迷,就没收小说;动漫连载的时候,直接关掉屏幕。
多年前,承受骂名还是武侠小说
把网瘾的形成归罪给“游戏”,更像是逃避家庭教育的责任。家长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溺爱型,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满足一切要求,忽略孩子精神方面的健康。另一类是??虎妈??狼爸型,绝对不允许孩子接触任何游戏,总觉得游戏者必然沉迷享乐,后来就会演变成偷窃财物给游戏充值,最后锒铛入狱。
而心理治疗专家宋海东在年到年期间调查完成的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及社会心理干预研究》表明:孩子沉迷网络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结果,而非原因。所谓的网瘾少年,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父母????出了问题。
打游戏时的互动是一种放松和发泄
02
??请打破刻板印象
长久以来,许多言论对于游戏的妖魔化??,在公众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有人说,把游戏当成祸害的只有那些60后和70后,但其实在年轻人中也同样存在偏见。
譬如同学之间,总有人觉得打游戏是游手好闲的表现。游戏被认为是无意义的事,有打游戏的时间?为什么不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刻板认知里,游戏助长犯罪。然而最近有澳洲学者有了相反的结论:新南威尔士州青少年犯罪率在过去二十年大幅下降,部分原因是年轻人宅在家打游戏。而在以前,同龄年轻人总是游荡街头惹是生非。
澳洲学者的调查数据
何况并非所有游戏都是暴力、色情的,大多数游戏还是具有正面价值的,有时候能从一款游戏中了解到相关的知识,比如《刺客信条》里了解中世纪欧洲等等。因为许多游戏制作者已经在探讨与思考游戏的深刻性的进程中了。
03
对待游戏绝不能一概否定
近两年,众多高等院校开设了电竞??相关的专业,甚至北京大学都开设了电子游戏通论的选修课,这已经体现出电子游戏去除刻板印象的的趋势。
当然不能否认市场让然有许多粗制滥造的低俗游戏,但是面对这些为什么就只喊着要禁止呢?其实对待这些完全可以采用??更好的方法——建立分级制度,就像影片一样,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分级制度。
日本分级制度
每个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对一切新鲜趣味性事物产生兴趣,不论是玩泥爬树??,还是看漫画小说??,又或者是电子游戏??。其实这些让青少年沉迷的事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与其说是游戏成瘾是种病,不如说是家长教育不到位以致于孩子沉迷其中才是根本问题。
或者那些??怒目相对、??火冒三丈地教训我们不许玩游戏的家长,他们在童年时候也被训斥过——不该沉迷任何娱乐和游戏吧。
感谢阅读欢迎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