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美容与减肥可谓是众多美女的“老三样”,她们乐此不疲、乐在其中、乐而忘忧、乐不思蜀,有此三样,她们可以解郁,可以养生,可以尽日,可以穷年。男同志们若能用好这老三样,也是获得耳根清净、家庭和谐、生活美满、有求必应的不二法宝,您能不重视吗?
但说起来这老三样都和中医是有关系的,今天就谈一谈肥胖问题。
前几天,内人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吃中药后减肥十来斤的消息,下面女同胞们是留言积极、极为关心,不少人还专门到我门诊上来咨询减肥事宜,所以在今天这篇文章中就谈谈这个中医减肥的观念。不清楚中医的观念,也就不知道种种的肥该怎么区别对待。
先说明一点,女士适当的胖一些,在我们小中医看来那是美,君不见自然界的动物,雌性总是比雄性胖很多哦!中医讲道法自然,女性当然要比男性胖一点才是正常的,是健康的,中国历代只有盛世唐朝的审美观才是正确的,瘦成一道闪电的美是一种变态,最起码中医不喜欢,怎奈现在充斥在江湖上的减肥茶、减肥操、减肥菜谱、减肥餐等等,多不胜数,让人不忍卒述了。
再说内人的减肥经过,内人生完二胎后胖了一些,整天跟我叨叨腰上肚子上太肥了,我不得已总是假装很认真地审视一遍,然后用小中医的名誉跟她担保:你不胖,刚刚好。就这样糊弄了七个多月,她依旧胖胖的。
打破这个平衡的是牙痛,她很久以前因智齿疼痛而拔过一次牙,这次又是智齿疼痛,到牙科看后说得拔牙,但因为是哺乳期,没法拔,医生让吃芬必得之类的止痛药。但家有中医,怎么可能让她吃止痛药呢?得吃中药,尽管我也没有治过智齿疼痛。
诊断后我分析是肾虚太过了,内人产后一直是晚上亲自带孩子,休息不好,再加上哺乳消耗气血,长期下来,肾气不封藏,冬天没有收藏好,春天一到,阳气外浮,牙失所养,正是虚火牙痛。开方如下: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枸杞、熟地、山萸肉、肉桂、附片、松节、骨碎补,吃了一副,当晚牙痛即止。
马大夫也是喜出望外,去邀功请赏求抱抱,结果却挨了顿揍。内人的理论是这样的——我牙痛好几天了,痛得死去活来你不管,一听说吃芬必得,你怕对小孩吃奶不好,于是逼不得已给我开中药,你是关心小孩而不是关心我。而且吃中药疼就止了,说明你明知道中医能治牙痛却让我痛几天,其心可诛,所以要家法伺候,以示惩戒!
男同胞们啊!这个新农夫与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女同志邀功要谨慎,最好是功成名遂身退,免得挨揍!
为了彻底治疗牙痛,也为了避免下次挨揍,马大夫一连气让内人吃了三十多副药,就在她发朋友圈的那一天,她兴高采烈地告诉我用这个方后瘦了十来斤。我哪里想到这方能减肥呢?可马大夫无心插柳却得到了意外的夸奖——这次药方开得不错,继续努力哦!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做好本职工作,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
讲这个例子,首先就是为了说明一点,中医减肥是要看具体情况的,不是千篇一律的用什么泻下药,通大便,祛水湿,不少女同志都是这样吃减肥药吃得脾胃虚寒、月经减少、满脸痘痘、一身赘脂肪。
要减肥,首先要确定,你是不是真的肥。
我个人认为肥与胖其实是不一样的,得区分,简单说肥得减,胖不必减,肥是太多了,胖可能是一种比较壮实的体质,肥好减,胖不好减。肥有诸多的自我不适感觉,而胖则体重超标一点,但自觉无大异常。
《神相全编》有歌诀曰:“木瘦金方水主肥,土形敦厚背如龟,上尖下阔名为火,五样人形仔细推。”通过这个歌诀可以看出,与肥胖有关的主要是水形人的“肥”和土形人的“敦厚”,在中医上,肥和肾水有关,而胖和脾土有关,人身的肥胖主要是肌肉和脂肪,其实主要还是其中水分太多了。
水是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约占人体组成的50%~80%,可因年龄、性别和体型的胖瘦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新生儿总体水最多,约占体重的80%,婴幼儿次之,约占体重的70%;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水分含量会逐渐下降,主要是由细胞外液的减少而引起的。肌肉组织丰富的人体内水分含量比肌肉组织较少的人多,因为肌肉组织中水分含量是脂肪组织的3倍左右。男性体内水分较女性多,因为男性的肌肉比例较大,而脂肪组织较少。
知道了水的不同,就抓住了肥胖的根本,男性属阳,体内水含量较多,女性属阴,体内水含量少,这本身就是阴阳交济。
再说水和脂肪的中医认识。
肾主水主骨,当然脂肪也是肾所主,为什么脂肪要对应肾?我们可以从五畜的对应上看,猪是水畜五行属肾水,它的脂肪层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非常的厚实,而猪的骨头与其他四畜(牛、羊、马、狗)对比,也是最差的,猪的能量在脂肪层的太多了,在骨头上的必然减少,多于此必少于彼,这是必然的,所以猪身上最有用的是猪肾和猪皮,仲景有猪肤汤,正是用它的长处。所以肥就是体内的脂肪太多了,这个真需要减,要不然骨头要先出问题。
这样的是真肥:太肥了以后,很多人出现动则气喘、出汗、心悸、乏力、脉弱无力等症状,这些都需要及时减肥。
这样肥一点不是挺好吗?如果肥一点而无自我不适感觉,其实采取节食、运动等非药物疗法即可。
脾主土,主肌肉,在五畜对应的是牛,牛是健壮有力的,肌肉发达,脂肪并不发达,所以一个人的体型如果是土形的,是一种“敦厚”之象,如果能吃能喝能睡,体力气力皆好,是健康的表现,不必要减肥,可以从饮食锻炼上入手即可。
这样的肥一点,精气神俱足,有必要减吗?减了后男同胞愿意吗?
那么从中医来看,肥胖是怎么形成的?
当然还是与脾肾有关。如果脾肾虚弱以后,水湿的代谢出现问题,那么自然是出现肥胖,所以治疗主要就是增强脾肾的运化水湿能力,把体内的水液代谢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是一切治疗的根本。
而治疗脾肾首先就要分虚实两端,脾虚则出现两个极端,要么饮食不能运化成气血供养肌肉,骨瘦如柴,这个常见。但另一方面若水湿不能代谢,则聚湿生痰,助长肥胖也是一个问题。电视上经常报道的动辄几百斤的、丧失自理能力的诸多大胖子,在中医看来都是脾肾的问题,可惜在西医观念的影响下,认为命该如此,不予治疗,坐等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可不悲哉?
据说世界上最胖的人,这哪是胖啊?这是病,得治啊,大哥!只有中医能救你!
当然脾肾虚的就不能用大黄、芦荟等泻药,越泻越虚,脾肾运化不动则水湿照样停聚,甚至更厉害,还有一些常用的赤小豆、薏米、茯苓、泽泻、山楂之类也要慎用。而脾胃健旺的才可以用泻法,适当的减肥,如用平胃散加焦三仙,加上控制饮食,多运动,效果很明显,但最多也是恢复到“敦厚”的状态即可。
内人的肥胖其实是肾虚为主,补肾以后把水气化掉,或者说有形的东西被收藏为精气了,形自然减下来了。而肾气太过的人几乎没有,所以古人常说肾无泻法,单纯用利湿的药是要慎重的。
再进一步说说中医对肥胖的根本认识。人体是精气神三者构成,神简单来说就是精神,气是各种功能,精则是形体,三者和谐则人体健康,三者不和谐就要出问题。
精是有形的东西,在人身上有形的皮脉筋骨肉和脏腑脂肪等都可以说是形,它们之间也要和谐才行,一方多了必然会影响其他方面。
神和形会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媒介就是气,精气充足则神气必旺,神气旺则精必足。神受影响如忧思惊恐等都会导致形体受影响,有林妹妹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有抑郁症患者越来越胖。
从形的不同层面来看肥胖问题,我们会更清楚。精是极为精细宝贵的东西,它不只指精液,也包含骨髓、脑髓等一切精华的形,易亏而难饱满,骨头的密度显然比肌肉脂肪等高,而肌肉、脂肪则是密度相对低的形,如果人的精气充盛能内守,则外面的肌肉脂肪等也比较均衡,如果一个人的精气不能内守而外散则化为不那么致密的形,如肌肉、脂肪,则精气本身就在耗散。如果再出现水肿等,则是更严重的问题。譬如肥胖的人多出现骨质疏松等不也说明身体的密度在变差吗?
记住老潘的话:科学证明,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
从物理上来说,和宇宙的大爆炸理论一样,宇宙在不断膨胀,人从精子和卵子膨胀成一个人,从幼儿膨胀到成人,都是精气逐渐膨大的结果。人如果要健康长寿,就要保持精气内守,不轻易地向外膨胀,道家特别强调学习婴儿,所谓“专气致柔,能无婴儿乎?”都是这个道理。
如果一个人的脂肪肌肉超过正常太多了,本身就说明精气在耗散,所以其他的形体就要出问题了,因为精化气,气充神才是正常的,而精不化气,只在形中变化,气必然减少,各个形体器官的功能必然下降。譬如西医常说“腰带长于裤腿”是糖尿病的典型体质,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糖尿病就是典型的精不化气,而化形,比正常的过程少了一步。正是如此导致了形体的有余而气力的不足。而不是西医认为的肥胖导致了糖尿病,这在中医看来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南怀瑾老先生曾说“腹部开始胖的时候就是精气涣散的时候(大意如此,原话记不准确了)”,为什么这么讲?也是上面这个原因。古语说“千金难买老来瘦”,瘦人多瘦,原因也是精气内守而没有外散成形,形与气能相守则自然长寿。
所以说肥胖要重视,但也要分清楚肥和胖,不要盲目,从中医来讲,通过药物调整,达到气血平衡以后,该胖的人你会胖,该瘦的人你会瘦,没有什么固定处方或秘方,还是辨证论治,但不离脾肾两大关。瘦到你该瘦的范围,胖爷胖到该胖的范围,是什么形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形,这才是正常的减肥观,如果是肥水形人,你非要减成木形人,一是不容易做到,二是怕你变形后麻烦更大了。
本文转载自马昆医生的治疗白癜风哪家好北京哪个医院有白癜风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