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生活大百科
更实用、靠谱的健康生活指南
大家好,我是所长夫人。疫情终于好转,好不容易复工了,却有新的烦恼增加了。今早我看了看我的小肚子,又看了看所长的大肚子,心情有点忧伤。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我感觉这三斤尽长在了肚子上,这是为什么呢?我来为大家解开这个世界难题~为啥长胖总是先长肚子?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一种朋友,人看着挺瘦,掀开衣服却有个大肚子。还有一种朋友,为了减肚子天天做卷腹、仰卧起坐,却一直瘦不下来。这是因为,我们肚子上的脂肪,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可不一样。我们身体大多数部位的脂肪,都是“皮下脂肪”,像五花肉一样长在皮下(真皮层和肌肉筋膜层之间)。但肚子上的脂肪比较特殊,叫做“内脏脂肪”,堆积在肝脏、胰腺、肠胃等内脏上,我们可以联想一下肥美的鹅肝、猪肚、猪大肠。肚子里的内脏,堆积了大量的脂肪,肚子自然会凸出来,腰围也会变粗。那为啥到了一定年纪,肚子总是胖得最快?这是因为,内脏脂肪的堆积速度,遥遥领先于臀、腿、臂等部位的皮下脂肪。如果我们把脂肪堆积的过程,形容为“盖楼”,那么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就相当于2个“工地”。皮下脂肪这个工地只会“搬砖”,而内脏脂肪却掌握了“拖拉机”、“挖掘机”等核心科技。哦哟!有点东西内脏脂肪对营养摄入很敏感,只要摄入的营养一过剩,它就立刻安排“拖拉机”去搬,搬过来就开始“盖楼”。与此同时,皮下脂肪还在“搬砖”呢,不仅搬得慢,还搬得少。因此,这会引起一种局部肥胖的现象,学名叫做“腹型肥胖”,苹果型身材就是这么来的。悄悄告诉你,我所研究得出的一句道理:胖哪里都好,胖肚子最难搞;减哪里都难,减肚子最困难。为什么减肚子那么难?难在反常识。我们都有一个减肥常识:哪里胖就减哪里。但在“腹型肥胖”这可不管用了。针对腹部的运动,比如卷腹、仰卧起坐,基本起不到局部减脂的效果。一方面,腹部运动对内脏脂肪的影响有限。另一方面,内脏脂肪之所以堆积到让肚子凸起来的程度,就是因为它没能被正常分解,才会越堆越多——问题主要出在“脂肪分解”上。脂肪作为人体能量的“充电宝”,我们需要能量的时候,身体会下达“取出脂肪供能”的命令。可身体出问题后,命令就会变成了:“快吃饭!”从食物中获得能量之余,我们又存下了更多的脂肪。明明家里就有,还要从外面补充,是嫌自己不够胖,还是担心钱花不完?这么大的问题,到底是谁的失误!是它!一种管控着脂肪分解、食欲释放的激素,叫做“瘦素”。其实这个问题困扰人类很久了,科学家们一直怀疑,我们体内有一个东西在作祟,到了当代才锁定它的影踪:年,科学家们发现,有一种“肥胖基因”能导致肥胖和糖尿病。年,科学家们又发现,脂肪会分泌的一种“饱感因子”,能通过调节下丘脑控制摄食量、调节体重。年,这种细胞因子被正式命名为——瘦素。是不是感觉人体很奇妙?只要瘦素管住我们的食欲,我们好像不运动,也不会长胖?人体可没有那么简单。虽然关于瘦素的研究只有几十年之久,但科学家至少找到了2个,让瘦素失调的元凶。元凶一:饮食不规律
以我自己为例,正常情况下瘦素应该这么工作:8:00am我醒了,瘦素猛地扭开食欲开关,让我吃早餐。9:00-12:00am我在工作,瘦素根据我的活动量,安排脂肪分解来供能,并逐渐释放食欲,为午餐做准备。14:00-18:00pm同上午的活动,为晚餐做准备。19:00-23:00pm瘦素助我抑制食欲,为睡觉做准备。但是,当我养成吃宵夜的习惯后,瘦素就乱套了:昨天21:00pm瘦素正在分解脂肪供能,我却吃了个宵夜,它很纳闷;昨天23:00pm我因吃宵夜睡不着,瘦素想明白了,我吃宵夜是因为夜间有额外的活动量,需要更多储能;9:00-12:00am我昨晚睡不够,精神状态差,瘦素就安排我中午多吃点,分泌愉悦的多巴胺;14:00-18:00pm熬到下午,我的精神状态更差了,瘦素劝我吃下午茶,继续分泌多巴胺;19:00-21:00pm瘦素逐渐释放食欲,为宵夜做准备。发现了吗?饮食不规律,不仅会让我们不断地长胖,还会让我们失去不废吹灰之力就能变瘦的机会。元凶二:血液中的脂肪酸太高
脂肪有一个亲戚,叫做“脂肪酸”,它在全身血液里活动,其中比较出名的一种叫“胆固醇”,不明觉厉了吧?瘦素下达的命令,需借助血液循环,才能传达给下丘脑。当血液中的脂肪酸过高时,“分解脂肪”的命令很容易被截胡。这种护短的行为,除了家人还有谁能干得出?瘦素发现脂肪迟迟没有被分解,供能缺口越来越大,只能释放食欲让我们“吃饭!”这也是为什么,肥胖症患者血液里的瘦素水平比普通人高,却迟迟瘦不下来的原因。这不仅影响外貌,还关系着健康。小肚子是健康发出的一个信号,如果你尝试过腹部减脂运动,它还没消下去,这个信号就很明确了——此时减肚子,不光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矫正身体分解脂肪的能力。那我们该怎么做?方法并不难,只是没有捷径可走。首先,局部减肥力量不够,那就做全身力量训练。主要目的是通过提升肌肉含量,来让基础代谢率提上去。让我们即使在静息状态下(比如睡觉),也能消耗更多的能量。比较常见的力量训练有:深蹲、俯卧撑,但难在一天要做多组,每组要做得有节奏。其次,解决饮食不规律最好的方式,就是降低摄食频次。虽然有种进食法叫做“少食多餐”,但要保持这个节奏,可比一日三餐难得多。瘦素虽然管用,但它一根筋,我们动不动就给自己加餐,动不动就点杯高糖、高热量饮料,它一定会错乱。不过,本夫人很清楚,减肚子这事儿那么难,光说方法等于啥也没说!如果我告诉你,我现在看到我的小肚子,就仿佛看到了10年后那个被各种慢性病缠身的自己,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扑面而来,你会不会更有减肥的动力?减不掉的小肚子埋下了哪些健康隐患?大肚子偏爱中国人。有一份研究指出,中国人腹腔内脏器脂肪面积(VA)与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的比值平均为0.52,远高于欧美人群的0.4。以至于我们觉得,有点肚子再正常不过了。实际上,在中国大约有2.77亿成年人存在腹型肥胖。诊断标准: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赶紧藏一藏腹型肥胖可不是一个局部问题。它带来的风险遍布全身上下,这是因为腹部肥胖的朋友,很难避开“代谢失调”这个魔爪,一次又一次地进攻。糖尿病风险
如果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考虑进去,每2个中国成年人,就有一个处于糖尿病前期。很多研究表明,腹部肥胖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分的消耗吸收异常,引起糖尿病。心血管风险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研究指出,中国人致死的首要因素不是癌,而是脑卒中,一种突发的心血管疾病。上文说过了,脂肪高,血液中的脂肪酸也高,这会导致血管壁变厚,血液流速减缓,埋下隐患。骨质疏松隐患
我国三分之一的老人都存在骨质疏松,很多研究都指出,腹型肥胖会提高骨质疏松的危机。我们骨骼上的骨质,到了30岁就没法继续增加了,而代谢失调会导致这些有限的骨质被剥离,让骨头变得脆弱不堪。减掉肚子,任重而道远。它的出现是一个消极的信号,它的消失必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看似在减肥,实际上是在为10年、20年、30年以后的健康打基础。比起肚子变大、腰变粗以后再想办法,早点预防肯定更有意义、也更简单。现在不让肚子横向发展,未来几十年的幸福指数,一定能纵向延长。END
封面图片:Dribbble丨yumenglati内文图片:Gi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