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祸的日子还远么?
你们以为降祸的日子还远,坐在位上尽行强暴。(摩6:3)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太24:38-39)只是大多数人早就被甚么「积极想思」、「可能思想」、「持续发展」、「明天更好」的观念彻底洗脑,仍在痴痴迷迷、痴心妄想地为今生现世谋算筹划。
笔者自问一点没有「幸灾乐祸」之心,只是惊叹为甚么连所谓「主流教会」也一样沉溺现世,仍在妄想着「祈福消灾」,没有预备迎见主的再来?先知耶利米的说话或可多少代表我的心迹:
我的肺腑啊,我的肺腑啊,我心疼痛!我心在我着面烦躁不安。我不能静默不言,因为我已经听见角声和打仗的喊声。毁坏的信息连络不绝,因为全地荒废。我的帐棚忽然毁坏;我的幔子顷刻破裂。(耶4:19-20)笔者相信,我们误信所谓「目标为本」的谬论与谎言,是导致今天教会严重失职的主要原因。本期会为你一一道来。
二、同性恋必招神忿
作为基督徒,我们当然应该反对同性恋,但我们与其借用一大堆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的「术语」来反对同性恋,倒不如直接了当「回到圣经去」,揭示「同性恋」深藏着反叛本质……
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因此,神任凭他们放纵可羞耻的情欲。他们的女人把顺性的用处变为逆性的用处;男人也是如此,弃了女人顺性的用处,欲火攻心,彼此贪恋,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又是谗毁的、背后说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他们虽知道 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罗1:25-32)在罗马书对人类的罪恶的严辞谴责之中,「同性恋」一项明显「一枝独秀」,俨然有「众罪之母」的决定性地位,为甚么呢?
答案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对「同性恋」的「开放纵容」不是一个孤立行为,它是导向人类道德彻底败坏的「破口」,也是人类对「上帝的创造」(例如关乎性别位分的界定)的公然蔑视,骨子里更是人类对「创造的上帝」的公开挑衅!
在《断背山》获奖不断的事件当中,你看到的不应该是「李安终于发迹」,不应该是「国人扬威国际电影界」,更不应该是「电影界性观念大突破」,而是人类快将要彻底反叛上帝,以及上帝「大怒之日」亦已经近于眉睫的可怕事实!
上帝降祸的日子还会远么?只愿我们还来得及悔改!
标竿与人生
拆解《标竿人生》的异端信仰
在「可能思想」、「积极思想」、「正面思想」,以至迪士尼式的「只要有梦想,凡事可成真」的谎言谬论唱得漫天价响,几乎成了廿一世纪的「终极真理」之际,难怪由打着「基督教」招牌的《直奔标竿》与《标竿人生》系列所带动的「信仰热潮」,在这五、六年间,不但未见减退,还越演越烈。网上坊间,你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引介、课程和活动:
有些教会更将「标竿人生」的理念与活动配置于教会行事历之中,确是隆而重之:
但自从「发现」共济会之后就越发多疑的笔者,对由北美传来的「基督教」多不存好感。
本来,既然没有好感,就不去管它好了,但眼见许多堂会仍是「执迷不悟」,许多弟兄姊妹又迷惑不解,笔者亦只得「不怀好意」地一读这两本「畅销书」,结果便写成了今期的网站主题--「标竿与人生」。为免重复,以下先列明大纲,细节请续看下文。
分题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标竿人生40日」的谬误前设
分题二、借永生之名沉醉今生!--《标竿人生》的伪基督教末世论
分题三、一生何求?--从圣经看主体化的「标竿人生」
作为基督徒,我们当然也有「标竿」--就是忍耐等待,直到主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标竿人生40日」的谬误前设
一、「没有理由不追求梦想」?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典型的「美式目标为本」的「成功」例子:
「只要拿出耐性与勇气」……就几乎「无所不能」--这是真的么?且看看我们的「专家」如何解释「个中神妙」:
只要定好「目标」,下定「决心」,就可以成事么?别骗人好不好?--总令笔者生疑的,是为甚么这些「成功」个案老是发生在富贵的「老美」(美国人)身上,而当事人或解说者,又为甚么总是对这个「成功」背后的「高昂成本」,要不是只字不提,就是轻轻带过?……
怎么老是「美国青年」?是他们更有斗志与毅力么?
敢问这样的登山装备要多少成本?
没有理由不追求梦想?
答案其实是很简单:
若你也是这类「饱食无忧」的「美国青年」,当然「没有理由不追求梦想」啰!
二、所谓「成功」背后
笔者每次听到、读到、看到这种标榜「有梦必成」的论调或例子,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以为然,甚至有如坐针毡之感。多疑的笔者老是疑心那些倡议者并不老实--
1、标举迷人结果,隐瞒高昂成本
老实说,从这许多所谓「成功」的例子当中,笔者看到的真正导致「成功」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就是:
有钱!有钱!!有钱!!!
这就难怪美国人将他们的「GOD」(神)印在美钞(钱)之上!
只是,若你付不起如此高昂的成本,只能说,你连「发梦」的资格也没有,更别妄想甚么「梦想成真」了。
同样是「残障青年」,你有幸生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而又被「钦点」为用以炫耀示众的「成功典范」的话,就会有许多「名流」或「基金」来慷慨「支助」你,你就大概可以「梦想成真」了。但你若不幸生于贫困的国度,连三餐都不继,还不知好歹地生而残废,就大概只好「认命」,甚至要待在家中「等死」了。至于甚么「梦想」--不要「发梦」好么?
更别忘了,在这些包装美丽的「成功」背后,更可怕,更高昂的「成本」,是生命--别人的生命!
2、高唱成功特例,无视失败例子
在电视或巴士上整天给你「洗脑」的减肥广告中的,你看到的必定全是「超级成功」的例子,但你只要看看新闻,便知道失败或普普通通的个案必定占绝大多数。
最基本的常识都告诉我们,这些「成功」个案之所以可以称为「成功」,正因为它们十分「罕有」,甚至根本是「例外」中的「例外」。富贵如「老美」,因为残废而「无所事事」、「一事无成」的青年一定占多数,若个个都可以「梦想成真」,富士山应该一早就堆满了攀山成功的「美国残障青年」了,这样,区区一个「赖利」又何足挂齿???--可惜,至今仍只此一名!!!
梦想成真?--别当人白痴好么?
3、表面宣扬努力,实质推卸责任
笔者更疑心这些一味宣扬「成功主义」的广告或学说,实质在推卸责任。因为据称只要肯努力、有梦想,就「一定」可以成功,现在你若失败,则理由只得一个,就是你不够努力,或梦想未够强烈(即你意志不坚定)--总之,一切责任都在你自己,怨不得人。
笔者当然并不反对人应当尽他本份,不应事事归咎别人。但这种将成败得失的因素「绝对个人化」的论调,却明显走向另一极端,无视造就这些成败得失的客观的社会及环境因素,实质是在为邪恶的制度--最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的不公平分配--文过饰非,美化「成功者」的本事,却扼杀「失败者」的伸诉权利。
4、约化事实因果、迷信人定胜天
笔者绝不否认我们应该尽责和努力,亦相信多数时候,尽责和努力会带来较好的成果。但这是就「一般常规」而已,却不可视为「终极真理」,以为「只要付出多少就一定得多少」,「只要努力就一定成功」、「只要依照一定的策略就一定有预计的成效」、「只要心想就一定事成」……。须知道,人力的限制,世事的无常,因果的无端,圣经早有明训: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这样看来,做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甚么益处呢?(传3:1-9)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传9:11)圣经不是说我们既然不能驾驭一切,就撒手不管或马虎了事,而是说,我们只不过是人,凡事上只当「尽人事而听天命」,而非夸口甚么「有梦必成」。雅各早就严辞警告我们:
嗐!你们有话说:「今天明天我们往某城里去,在那里住一年,作买卖得利。」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甚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现今你们竟以张狂夸口;凡这样夸口都是恶的。(雅4:13-16)5、导向狭义成功,扭曲丰盛人生
这些所谓「成功」的个案,许多都不过是真实人生中的「特殊例子」或「边缘事件」而已。能否攀上富士山有甚么重要?能够三个月内减肥80磅有何了不起?能够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有甚么决定性?就连能够登陆月球火星也何足挂齿?……
生命中更关键的「成功」所在,是骨肉亲情、是道德人格、是忠诚信仰……在这一切「平凡」的事情中默默耕耘,终身不止,有始有终,才是真正成功丰盛的人生;而人生的真正难度,亦尽在于此。
一言以蔽之,在这众多的「美式成功例子」中,笔者看到的,多是狂妄自信与自欺欺人;而与真正的基督信仰,却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三、上帝不信「课程」
骤眼看《标竿人生》一书,似无上述提及的明显偏差,加上满书是「圣经引文」,说来又似乎头头是道,并没有坊间一般「美式成功学」的俗不可耐。但笔者一再细看,却发现其实换汤不换药,只是改了个更为「曲折」的「属灵」包装而已。
美国人(包括那些崇拜美国的人)往往不明白,或不肯承认,他们的所谓「成功」背后多是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他们总是狂妄或幼稚地相信只要上上某些「课程」、参加某些「训练班」,再依足甚么畅销书上的「成功的xx步」来堆砌,就一定可以迈向所谓成功--事实上,他们相信的是自己,相信一切其实可在他们掌控之内。
《标竿人生》的作者华理克(RickWarren)虽然故作持平,又煞有介事,教人们定的目标要「够属灵」、「合乎圣经」,「能配合大使命」、「多为永生打算」,但骨子里所传述的,仍是那套「美国式一片升平的乐观自信」--只要我们定好「目标」(当然记得加上「属灵包装」呀),再依计行事,就一定可以稳操胜算,「梦想成真」。--这种心态却是典型反信仰、反圣经,甚至反基督的!
华理克在书中提出他的所谓「标竿人生40日」,更夸口说借此就可以「改变你的生命」,并胡乱引用圣经例子来作为自己的理论的佐证:
笔者绝不否认,若时间许可,花十天八天时间读经、读书、祷告、思考,澄清一些信仰观念、重整自已的信仰历程,可以对灵命的成长有一点帮助。不过,观乎圣经与真实人生,生命的真实而深层的改变,往往不是来自「40天」,而是「40年」;不是来自刻意安排的课程训练,而是无常多变的人生境遇;不是来自意气风发的高言大志,而是咬紧牙龈的默默耕耘……
只要一看华理克引用圣经例子来自比的「不伦不类」,笔者已可以笼统地对这本《标竿人生》作下结语:
一是「肤浅」--不谙人生的深度体悟二是「无知」--不知圣经的超凡启示以下,笔者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综合地分析他引用以自比的圣经例子,展示真正来自上帝话语的启示,是如何反对华理克那种肤浅错谬的「标竿人生观」。
1、圣经中不是凡「40」都有特殊用意
在华理克引用的关乎「40天」的例子中,有些明显是不相干的--当事人的生命不见得在那「「40天」之中或之后有甚么明显改变。
大卫在歌利亚的挑战,以及探子在应许之也打探的「40天」里,究竟「改变」了甚么,我实在看不出来!在挪亚洪水事件中,降雨的「40天」并不见有很特别的意义;若有,则降雨前的「7天」,降两后的「天」又如何理解呢?--为甚么挪亚生命的改变会发生在降雨的「40天」,而不可以是前后的「7天」或「天」?不错,圣经中的数字有时确有特别用意,「40」也算是常有特殊用意的数字,但一定要严格参照上下文来决定,而不可望文生意。此外,上述引文中华理克引用的一些例子更根本是「捉错用神」或「张冠李戴」的:
神让摩西留在西乃山上「40天」,要针对考验的是以色列百姓,而不是摩西。主复活后并没有与门徒同在「40天」,他只是断断续续地出现;否则,彼得等徒又怎会失意到要「打鱼去」呢?总之,华理克看来连解经也不很在行,还狂妄地教人明白神的旨意,然后定下甚么「标竿人生」。瞎子领瞎子,又能领到哪里去呢?
2、「40天」的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