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又到了纸媒的发行征订季,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将阅读由纸媒转向屏媒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让读者订一份报纸?这是纸媒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必答题。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迅猛发展,纸媒发行已不再是一个红头文件能够包揽一切的日子了,但是发行依然是纸媒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们要让发行业务、媒体运营以及相关产业和资本,进行业务范畴更广阔、更深层次的合作与融合,从而实现利益共享、互利双赢。
温州日报今日头版
温报集团:有饭吃、吃饱饭、吃好饭1、党报回归财政供养体制。这符合执政党政策宣传的需求,相信也能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主要做法可以是党报系统回归财政供养体系,由政府来保证报社的正常运转;也可以通过集团转移支付,由社会力量做好成本支撑。上海传统媒体集团目前走的就是这条路,“成本中心”是他们对党报的中心定位,“做好报道”才是党报的立身之本和强项所在,追求经济利润不再是党报的主要职责。我认为,只有让党报回归财政供养体质,才能保证未来的党报能够增强宣传能力、把握住导向,认真围绕党委政府利益写好稿子、保证新闻报道“不出岔子”。
2、其他都市类报纸必须做好破坏性创新。这种创新对我们来说,其实已经相当于是一种创业。不管是所有制转变,还是资本运作、产业融合、打包上市等非传统做法,各地自有环境、政策优势,就看大家怎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当然,这段历程必定是痛苦的,甚至会让人感到失望和迷茫,但也是避不过去的。我们要做好迎接困难、挫折的准备,比如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产能消减。
接下来将我着重针对报纸发行行业在目前这样的经济、行业环境下,如何破解当前的困局与大家一起来探讨。
1、初期策略——有饭吃
立足多年积累的能量,打造物流平台。同城配送和报纸投送作为物流行业的两个分支,具备较高的业务关联度,转型做同城配送业务上手普遍很快,并且不会输给任何一家跑腿公司。我始终认为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大好形势,要坚持做自己所擅长的,积极走进互联网,循序渐进与电商拥抱。浙江杭州每日送、宁报发行、舟报发行、温报发行等多家兄弟单位都已在物流配送上做好战略布局。以下我以温报集团为例,讲一下,温报发行公司涉足物流的过程、以及他们运作和未来方向,与大家一起分享。温报发行公司是去年4月从万象物流、温都猫配送开始进入物流业,并逐步延伸配送业务,如开展保单投送等等,再到日前公司自行研发了“温报即时达”物流平台。“温报即时达”是一个基于同城快递的平台,它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端,线上端是一个信息交易平台,线下端就是物流、即时物流。因它还处于原生状态,市场竞争度低,而且有一定的刚需,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切入点,是脱离对“大树”的依赖,在自己的地盘玩转配送生意好锲机,“即时达”平台从9月20日上线试运行,到今天22日,才短短的一个月多2天,平台已积累了粉丝量达5万多,现在每天约有单左右的配送单量,这二个数据都是实打实的,我相信只要用心做,下苦力,肯投入,肯定能够迅速做大,有饭吃应该不成问题。
2、中期策略——吃饱饭
1)运用“即时达”平台,孵化线上交易,推出特产微店展卖,积蓄O20能量。我们希望借助纸媒的宣传力和公信力,以及公司多年运行所积累的经济能量,以“共享经济”的思路,用“即时达”线上平台去吸引、去聚集市场上“松”“散”“小”的跑腿公司,化竞争为合作,打造另一张“马云菜鸟物流”网,这将是一个“质”的突破。毕竟我们与私人跑腿公司相比,有一定的优势,我们有读者数据库,我们有相对完善的发行网络,我们还有成熟的管理团队。如果平台聚积到一定的活跃用户量时,我们还可以发挥“发行联盟”优势,打通各兄弟城市间优质特产的“互通”渠道,推出各地绿色特产展卖,孵化线上交易。我的思路是,以项目制为核心,逐步培育锻炼团队营销能力,逐步完成服务型O2O运营闭环,提升平台运作能级,并使之不断成熟,为下一步打造社区生活服务平台,重构价值链,做好准备。
2)打造社区生活服务平台,重构价值链当平台能级积蓄到一定量级时,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开发丰富“平台”,提升入口价值,增加平台流量,让平台变得更开放、更协同,为将来流量换取广告价值奠定基础。第二步要做的,使其成为一个生活超市、邻里社交窗口、邻里互助联盟、社区服务中心……不管是商品采购、小孩接送拼车、社区活动组织,还是日常修理、物品配送,乃至休闲娱乐、美甲美容等其他上门服务,一切与社区生活相关的服务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搞定。在这里,每一个社区人都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服务的体验者,还是服务品类的创造者。不管客户想要的是套餐服务,还是私人定制,统统零距离对接,平台最终成为社区服务的分类管理专家,让每一个社区都有一个集聚个性特长的“全能儿”。
3)开发大数据利用云平台,建立智能配送仓储终端随着IP协议(互联网协议)主导的TMT行业融合推进,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腹背受“敌”,一面是技术公司不断侵蚀与占有市场地盘,一面是社区生活服务平台能量聚集到一定量级时,仓储配送又是一大困局。如何解局,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抢占线下布局先机,搭建智能仓储配送系统。因为十几年的自办发行已为我们积累了一张成熟的线下发行网络,而现在这个智能时代,人和工作单元的连接完全可以变成立体网状结构,再加上读者数据库和网络实时地图获取便利,完全可以自行织成一张科学、高效的服务网,这应该已占据“天时、地利和人和”。相信有了这个智能配送仓储终端系统和云上数据的分析,消费者就能够得到更贴心、更快捷的服务,智能仓储配送系统也将因此获得更多的盈利。至此,应该可以吃饱饭了。
3、后期策略——吃好饭
通过股权参股,进行并购与创新,加速行业产能升级。我的判断是,国有传媒集团最终都将走向金控化,当下国有纸媒上市公司中成功的浙江日报、上海报业集团在运营中,都有资本运作的影子。如果报业把“隐形权利”和政治资源用到了极致,换取真金白银也不是不可能的。前不久,马云投资12个亿入股SMG的第一财经,我相信,阿里系的金融数据分析能力并不亚于第一财经,马云真正看中的,恐怕是SMG的政治资源和背书价值。就温州而言,当我们一旦解决了价值链的重构,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也积累到一定的能级,也是可以通过资产重组与个人参股,成立浙江省乃至全国电商物流联盟股份公司的,走向新三板或主板上市。并利用“联盟”的“隐性权利”优势,与银行合作设立“联盟”基金,也可以做出更多更大的战略并购动作等,更好更快冲出重围,博出自办发行行业转型升级之道。但这对于初创阶段的我们,难度还是很大的。作者系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鲍剑胜
今晚报今日头版
今晚报:跳出发行干好发行